当前位置:学院主页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基于过程论的创新方法分类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发布日期:[2015-06-02 11:07:05]

 

内容提要:
    本文是作者以十几年创新思维与能力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学习创新思维特别是学习具体的创新方法过程中对创新方法难掌握难定位难运用的问题,总结出的一套根据处理问题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阶段划分具体创新方法类别的新颖创新方法分类系统。
正文内容:
如果把创新活动比喻成过河的话,那么方法就是过河的桥或船。方法可以说比内容和事实更重要。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良好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黑格尔说:“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笛卡儿认为: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创新方法是创新学者根据创新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造与创新的实例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它的应用既可直接产生创新成果,同时也可启发人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实现几率。
一、创新方法的分类
日本出版的《创造技法大全》总结了300多个创新方法,其中常用的有100多种,最常用的约30种。这些方法和程序对于从事创造创新活动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初学者更是如此。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局限性和适应范围。为了便于学习使用,人们对其进行了分类,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
1、三分法
日本创造学会会长高桥诚先生,把创新方法分成三类:
①扩散发现方法:主要是寻求问题所在,再提出设想。
②综合集中方法:主要是收集情报,或者用于依照顺序来解决问题
③创造意识培养方法:为解决各种问题而培养创造意识的方法。
2、二分法
①个人方法与集体方法
②扩散方法与集中方法
3、按创造发明过程分类
创造发明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段:选题、寻找解决方法、完成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创新方法。
①试错法。即通过不断选择各种解决方案来解决课题。
②联想、想象、发想法。这类方法的最主要特点是:让思维无拘无束的处于高度自由状态,以产生大量新颖的解决问题的设想。
③分析逻辑推理法。这类技法也是目前最盛行的创新方法之一。程控法。所谓程控法就是控制创造发明者的思维方向,让思维按着严格的程序或步骤去解决课题。
二、基于过程论的创新方法分类系统
基于过程论的创新方法分类系统是按创造发明过程进行分类的。本系统是把创新的过程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提出问题阶段、分析问题阶段和解决问题阶段。在提出问题阶段收纳了以设问检查为特点的奥斯本检核表法、5W2H法和和田十二法。在分析问题阶段收纳了以列举分析为特点的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和希望点列举法。在解决问题阶段根据问题的具体特点把一些具体的创新方法又分了三类。第一类针对简单的问题收纳了以组合为特点的创新方法,包括主体附加法、二元坐标法、焦点法和形态分析法;第二类针对复杂的问题收纳了以转换为特点的创新方法,包括重点转移法、还原分析法和缺点逆用法;第三类针对庞大的问题或个人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收纳了以群体协作为特点的创新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卡片法和专家函询法。经过这样的划分,就形成了三阶段五大类的创新方法分类系统。本系统的优势在于能使学生掌握的具体创新方法更加体系化,对每一个创新方法的学习都可以从处理问题的三阶段来进行定位,使学生更有目的性的掌握每一个创新方法。
1、提出问题阶段的创新方法——设问检查法
能很好的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就等于取得了成功的一半。好的设问可以启发想像、开阔思路、引导创新。设问检查法实际上就是提供一张提问的单子,针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逐项对照检查,以期从各个角度较为系统、周密地进行思考,探求较好的创新方案。为了有效地把握创新的目标和方向,促进想像的形成,哈佛大学教授狄奥提出了检查单法,也有人将它译成“检核表法”、“对照表法”,也有人称它为“分项检查法”。这种方法也是设问检查法的一种具体体现。目前,创新者已创造出多种各具特色的设问检查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和田12法和5W2H法等,重点是要掌握运用其设问的思路与技巧。
2、分析问题阶段的创新方法——列举分析法
列举分析法是一种借助对一具体事物的特定对象(如特点、优缺点等)从逻辑上进行分析并将其本质内容全面地一一地罗列出来的手段,用以启发创造设想,找到发明创造主题的创新方法。列举分析法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克服感知不足和因思想被束缚而引起的障碍,迫使人们带着一种新奇感将事物的细节统统列举出来,迫使人们时时处处去想某一熟悉事物的各种缺陷,迫使人们尽量想到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和指标。这样做,比较容易捕捉到所需要的目标从而进行发明创造。列举分析法不在于一般性的列举,在于从所列举出来的项目中挖掘出发明创造的主题和启发出创造性的设想。比如缺点列举分析法,不是如人们一般所想像的那样:“就是把缺点列举出来,加以改进!”,其实有时“发扬缺点”反倒产生了奇迹般的创造。列举分析法可分为特性列举分析法、缺点列举分析法、希望点列举分析法等。
3、解决简单问题的创新方法——组合创新法
美国发明家肖克莱说:“所谓创造,就是把以前独立的发明组合起来。”日本科学家菊池诚也说:“我认为发明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全新的发明,第二条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实进行组合。”有人做过统计分析:二十世纪重大的发明创造成果500多项,前50年非组合成果尚占有一定比例,后50年比例明显降低,而组合成果占80%以上。有些组合很简单,但效果往往是巨大惊人的;有些组合功能很直观,却又显得很奇特。可见,组合可以形成新理论、新学科、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可以产生更多新功能。可以肯定地说:“组合就是创造!组合就是创新!”由组合去创新,以组合促创新,用组合求创新,已是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必然趋势。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就是组合的产物。所以,以主体附加法、二元坐标法、三元坐标法为主的组合创新法对简单问题的解决非常行之有效,必将成为主要的创新方法。
4、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方法——多向转换法
人们在思考复杂问题时,一般习惯根据常规、常理、常识进行正向思考;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习惯于抓事物的主要方面,而忽略了其对立面,这样在头脑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势。如果长时间在这一思维定势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当事物发展、变化的时候,依然抓住原来单一因素冥思苦想,就会陷入僵化,限制了思路,很容易进入死胡同,使问题难以解决。而运用逆向反转法、问题转换法、缺点利用法等多向转换法,即换个方向思考问题,不循常规、标新立异、欲进反退,其结果往往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真理,获得出人意料的创造创新成果。
5、解决系统问题的创新方法——智力激励法
智力激励法又称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BS)法,是由美国著名创新者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它是世界上最早被付诸实施的创新方法,也是当今美国最常使用的创新方法。在对职工进行教育时,约有70%的日本公司选择智力激励法。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后,智力激励法已成为企业创新的首选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此类方法适合多人进行,发挥集体智慧,相互配合、相互启发、相互弥补,团队配合,有分工有协调,解决庞大的系统问题必不可缺。
三、创新方法的选用
科技创新通常需要进行科学试验,试验就存在成功与失败的两种可能性,但如果不去进行试验研究,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就等于失败。所以要敢于创新,争取成功。一般说来,事物总是可以被认识的,相信试验研究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创新,"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为成功之母"。不成功,有时试验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尚未找到最佳的闪光点,有时需要换一个思路,改变一下创新方法,上述各种方法可供选择、参考、灵活应用、组合使用,有时虽己见效、但不完善,需要改进,有时需要管理机制保证,否则成功就会成为昙花一现。基于过程论的创新方法分类系统提倡创新的开放性,不严格限制各创新方法类属。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一个创新方法的定位定得太死板,要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方法的灵活运用,必要时可以打破三阶段分类限制灵活运用创新方法。
四、结束语
创新的主体是全民。自主创新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紧密相联。自主创新既有质的飞跃,也有量的变化;既有内容的更新,也有形式的改变。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自主创新,各种小发明小创造也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要有自立的勇气,创新的精神。无论是认识创新还是实践创新,无论是大的突破还是小的改进,都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周延波.创新思维与能力,科学出版社.2004.6
庄寿强.普通创造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8
理查德·福布斯.创新者的工具箱,新华出版社.2004.5    
周延波.创新思维方法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8  
黄保强.创新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  
 
 
作者简介:
    赵辉,男,37岁,讲师,西安思源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陕西省创造学会秘书长,中国创造学会理事。主编参编《Innovative Thinking and Ability》、《大学生创新教育》、《高校创新教育》、《开发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方法与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