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国际化“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7-11-30]

“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人才国际化趋势锐不可当。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培养能够进行跨文化理解与沟通的新型国际化人才是当务之急。

2013年,长春理工大学名为“光电国际化精英班”的培养项目蓦地闯入广大师生的视野。新南威尔士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个被师生戏称为“大神班”的学生在国际大赛、论文科研上屡拔头筹,纷纷奔赴国内外众多名校继续深造。而这些学霸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从0到1,跃上国际化的快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中国融入世界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曾有过留学经历的长春理工大学校长于化东意识到,“要培养学生,必须有一流本科;要实现一流本科,必须抓住国际化趋势。培养国际化领军人才,会给国家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13年,于化东提出整合现有资源,创新培养方案,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领导力卓越,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队伍。由此,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科方向)国际化精英班(简称“国际班”)应运而生。

当年9月,选拔通知一经公布,整个学校都沸腾了。虽然报名范围仅限刚入学的理工专业新生(后扩大为高考理科生生源),但本来就是学校优势学科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再加上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倾力支持的丰富资源,使得报名人数一度突破1500人。“学生热情高涨固然是好事,但也给选拔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光电工程学院院长付跃刚回忆。

整个选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筛选,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高考分数差异,学校只划定了一条不高的基本线;随后是笔试,以数学、物理、英语为主(第二届开始取消物理);最后是面试,注重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国际化意愿。笔试、面试的权重各占50%,且都实行“英语一票否决制”。

“刚刚步入大学的我们,得知有这样一个王牌班级,那绝对是要抓住机会,努力冲上更高的平台。”现已保送清华大学的刘唱说。

最终,2013级国际班共29人入选。而这些学霸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课程国际化,专业学习入全英轨道

国际班在强调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更要求学生的前沿视野和国际竞争力。英语,则是他们要攻克的第一关。

“基本上都是托福、雅思这些出国必备科目。”国际班班长王道根介绍,“在大一大二,每周都有五节英语课,一节听力,两节读写翻译,两节词汇阅读。”对他们来说,英语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项必备技能。

英语授课、国外原版教材、国际前沿知识分享、国际大咖讲座……一系列场景倒逼着学生将英语与专业学习紧密契合。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获得者郭旭东表示:“班级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天然的’英语场景。学习材料很多是英文原版,日常交流也鼓励用英语对话,让每个人都将使用英语变成一种习惯。”

仅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上,22名参赛学生中就有11人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

有了英语这块敲门砖,学生面向国际的基础就打好了。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学校积极联络海外合作院校资源,邀请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彼得·布赖恩斯顿、美国工程院院士,OSA(美国光学学会)委员迈克尔·贝斯等国际顶级名师不定期集中授课,配备的国内教师也都有过留学经历。

“我们经常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预习,并在课堂上呈现。”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周见红介绍,“可别小看了这些动作,它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与之配套的,我会在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由最粗浅的‘理解是什么’变为更深入的‘理解为什么’。”

国际班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即“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逻辑,而不是要打造一个考试机器。

“在和老师的交流中,他总是能帮我打开思路、明晰方向。他从来不直接告诉我做法,而是一步步地启发我走下去,引导我从一个学习者转化为思考者,真的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谈到教师对自己在《激光杂志》发表论文的帮助,郭家兴感慨万千。

国际班的学生都是自驱型人才,无论钻实验室、搞竞赛,还是发论文、做项目,都不是抱着玩玩的心态,而是铆足了劲儿要做到极致。在这种近乎残酷的自我驱动下,国际班的荣誉越来越多: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1项、荣誉奖1次(团队),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光电设计大赛等各类国家级奖27人次,发表学术论文4篇。

激发志趣,学术追求永无止境

如果说一流的师资配置、勤奋刻苦、自驱力,是国际班荣获奖项无数的基础条件,那么他们所特有的阳光活力、韧性拼劲,则是成功路上的催化剂。

“其实我们有时候也‘头疼’,学生经常是带着各种问题找过来,一待就是小半天,手边的工作都得放下。他们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有时候还约我一起吃午饭,边吃边聊。”付跃刚略有纠结地说,“让我欣慰的是,他们的问题虽然稀奇古怪,但却蕴含独到见解,可以看出是思考之后的结果。”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国际班所获得的诸多荣誉正是来源于这些日常积累,它不仅让理论掌握得更扎实,更让学习成为一种兴趣。

“我清楚记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备战的日子。”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美联赛H奖的孙焕宇回忆,“那时候,我们经常找老师辩论。每次一得到修改意见,就马上回去迭代,累了就睡在实验室,困了就洗把脸继续,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更深入的思考和收获。”

在国际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负责指导学业生涯规划。整个班级还有班导师与副班导师,负责整体统筹。

最开始,班导师给出几个学术方向、研究范围以及对应的教师名单,学生如果对哪个感兴趣,就可以找教师详谈。一旦方向确定,就可以报名参加实验室开放计划,导师和实验室教师会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制订一年的培养计划;等到一年后,学生对科研或竞赛有了初步了解,再进一步让其决定自己的未来发展。整个过程都是双向选择。

“其实最开始也有过迷惘与痛苦。因为大家都非常优秀,来到国际班的第一次考试我的成绩是倒数,打击特别大。”说起当年的情景,对孙闯来说仿佛就在昨天,“十分感恩这次挫折,它带来的坚韧信念一直督促着我不断前行。正因如此,我最终来到清华大学深造。”

当这些优秀的学生相继去国外名校深造时,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世峰有着百般不舍:“在国外,实验室的思考方法、做事习惯、逻辑架构、实验条件、科学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很能出成果的地方。等到硕士或博士毕业,学生回国工作,利用国内非常多的发展机会组建团队,大展拳脚,一定会推动国家科技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20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改革探索

作者:贾惠淇 于英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