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专业为王”时代:高校如何应对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8-12-20]

专业是本科培养的基本单元,一流专业是一流本科的基础,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质量、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到人才培 养质量与大学办学水平的提升。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发出了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一流专业 的强烈信号。“专业为王”时代主要有 “四个一”的标志:其一是一个标准,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 我国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中国质量标准,成为高校开展专业建设的主要标准;其二是一个体系,构建了参照国际标准和理念 的三级专业认证体系,开展工程专业、师范专业等专业认证,立足守住专业底线;其三是一项制度,实施了专业综合评估制度,全国大多数省市区建立了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及星级排名制度,旨在推动专业拔尖;其四是一个行动,教育部主导并推进了新工科建设行动, 倡导设置体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特征的新的工科专业,以新的理念方式要求建设一大批新工科专业……同时,新商科、 新医科、新文科的建设也逐步展开。

一、“专业为王”时代要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是确立专业集群的战略思维 要用专业集群的战略和思维来统揽专业布局调整。专业集群的战略思维及实践充分体现校地互动、产教融合理念,更加注重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的耦合关系,更加突出对接产业集群对人才 培养的需求,更加关注提升 “四个度”的价值追求:即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服务地方支撑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升人才培养契合度;促进学校集约发展,提升资源配置的有效度;彰显学校特色优势,提升品牌影响的美誉度。一些高校专业集群的布局架构已经展开,但仍需在建立专业集群运行机制、内部和外部保障机制上下功夫,在推进基于专业集群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上下功夫。

二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只有将专业建优、建强、建特,才能真正凸显专业的王者地位。因此,一要把准专业建设的基本要 素。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研制、教学方法与手段 改革、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日常教学运行及其质量监控、教学档案管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等等;二要突出专业的核心内涵。从众多专业建设的抓手来看,核心内涵主要是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平台条件、质量保障等。三是要培育打造专业特色。特色就是质量,就是水平,专业特色应当是高校办学与人才培养的核心特色和主要竞争力。

三是推进专业融合复合跨界。专业与高校办学的各个要素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密切关联,以开放、互联、整合、复合、融合、 通、跨界等方式,实现各相关专业之间相互借力、资源共享、课程共享,做强专业、做特专业已经成为新常态、新范式。

二、为落实 “专业为王”,还需要有相应的保障

一是实施校院一把手领航专业工程。校长们应当更多地谋划和决策学校专业建设中长期规划、专业布局调整,更多地推出切合学校实际的专业提升战略举措,更多地提供专业建设的体制机制与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 二级教学单位的院长或系主任是落实专业布局调整、专业内涵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当明确其全面负责二级教学单位工作的同时分 “专业建设”这个主业,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并积极主动地支持和保障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或副主任开展 专业内涵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是实施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工程。目前一些高校专业负责人配备上偏弱,待遇上偏低,工作专业性程度 不高;专业负责人陷于大量具体事务,工作负荷重;对专业负责人指导与管理上缺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是专业负责人自身能力与水平的提升。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研修促进专业负责人能力提升与发展,并通过专业负责人带动专业教师的能力 提升与发展。

三是实施各项专业抓手整体推进工程。面对当下众多的专业建设抓手,一些高校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叫苦不迭、穷于应 付、顾此失彼。校、院二级领导及专业负责人要在方法论上和策略上学会统筹兼顾,强化系统化思维,整体性推进专业建设工作。要善 于研究分析并厘清专业综合评估、专业认证、品牌(优势、特色)专业等共性指标与个性要求,把握专业建设的基本规律,努力做到对 接产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遵循专业规范,达到专业标准,开展专业评估,抓好专业认证,培育专业特色,以对专业的高站位谋划、 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要求,实现专业的特色化建设和高水平发展。

作者简介:顾永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应用型院校研究中心主任,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