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走向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9-01-28]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走过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召开的,标志着中国教育事业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定位、新论断、新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高等教育的总纲领、总遵循、总方针。把党和国家的最新战略部署转化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际行动,首要的是应该把高等教育放到国内外大背景下来审视、考量和研判,充分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未来发展走向。 一、从宏观背景审视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   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从国内外都发生重大变化的宏观背景下,全面审视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虽然世界经济有复苏向好的势头,但贸易保护主义和“内顾”倾向在抬头,地缘政治格局在变化,发达国家看待我国发展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两面性和矛盾性越来越明显,对中国经济体量变大有担忧和紧张情绪,最近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战就是很好的说明。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能产生误判。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只是中等收入国家。201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左右,仅为美国的1/7,居世界第68位。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很独特的现象。   我国经济不但人均水平相对较低,而且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很大,在未来3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从产业结构看,近年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但整体上我国的规模化生产还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近期发生的芯片事件,其实不仅仅是芯片问题,我国在制造业很多方面是落后的。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这表明,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但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中美贸易战的规模和涉及领域逐步扩大,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与贸易的冲突,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则是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些竞争根本上是高等教育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水平的竞争。   在这个大变局的时代,我们对中国发展既要有坚定信心,保持发展的激情和定力,又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沉下心来埋头苦干。在人才和科技助推经济建设主战场方面,高等教育必须有所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大格局中认清自我,应该从“四个战略维度”找准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   1. 从国家发展的坐标来看,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新时代,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我们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我国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都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 从国际水平的坐标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已经走上世界舞台,普及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一些领域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前列。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我国上榜高校从原来的30所增加到40所,6所高校进入百强榜,其中清华大学排在第17位,这是首次有中国大学进入世界前20名。放眼全球,我们应该更加坚定教育自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3. 从现代化建设的坐标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但我国经济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化解压力、应对挑战,高等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在引领社会发展和推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4. 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坐标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的历史性转变,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不太相契合,这对高等教育聚焦质量提升、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从机遇和挑战把握高等教育的新变化   经过长期努力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走过了由小到大、由弱向强的辉煌历程,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折,取得了全方位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历史性变化。梳理和总结重大成就,我们对高等教育发展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转折,高等教育既面临着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我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两步走”的新征程,知识和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可以说恰逢其时;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翘首可期,世界不少国家都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我国正在朝着建设经济强国、文化强国的目标努力,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盼更为强烈,这些都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高等教育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我们应在机遇与挑战中准确把握其前所未有的“五个新变化”。   一是高等教育从原来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转向支撑和引领作用并重,其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资本转向越来越依靠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提供更为有效的智力支撑;经济发展从依靠资源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大学应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经济发展从依赖人口红利转向全要素增长,高等教育应该为改善全要素中最为关键的劳动生产率提供人才保障。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从当前高等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来看,距离经济社会发展对其功能和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这种差距,恰恰也是高等教育提升质量的巨大空间。   二是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转变,其体量规模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规模迅猛增长。201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事实证明,抓住机遇才能赢得未来,丧失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这是很多高校经历前些年发展得出的重要启示。但短期内高等教育的快速大规模增长,带来的办学压力需要一个时期来化解,以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战略上从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基本特征的内涵式发展上来。   三是高等教育从相对单一结构向多样化办学结构转变,其结构类型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现阶段高等教育存在供给与需求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难;另一方面人才供给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矛盾更加突出。主因在于高等教育过分关注规模发展,而忽视了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内外部管理等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其整体效能的发挥。通过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落实高校自主权、推动分类管理分类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四是高等教育的对象群体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甚至是21世纪初出生的,迫切需要高校创新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材编写质量,以适应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范式和交际行为等特点。传统的以“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为主导的课堂,不仅难以实现创造性的知识建构,也难以产生情感和价值观共鸣。只有把握好新一代青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理念和制度上真正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才能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是高等教育的环境格局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外部的技术环境来看,以信息科技革命为先导,以新材料科技为基础,以新能源科技为动力,以空间科技为外延,以生命科技为战略重点,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全方位科技革命,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重大而深远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如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人机协同将使部分职业被替代甚至消亡,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行业和职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都应随之改变。从国际环境看,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正在日益走向世界教育的中心,未来高等教育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与治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带来教师和学生的跨国界流动,也促进我国大学更加注重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必须形成富有活力和特色的高等教育中国模式,才能在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从服务国家需要研判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   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大学的使命,是高等教育的职责。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国是教育大国,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我们仍处在一个“将强未强、要强还不强”的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需要,朝着“四个更加”的发展方向不懈努力。   一是更加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能只教书不育人、轻视育人工作,甚至放松思想政治教育、弱化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当前,加强学校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强阵地。要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工作原则,把基层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全面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体制运转好;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办学治校的先进经验,把各级各类学术组织的独特作用发挥好;把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总结好,形成广大师生共同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并重、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良好发展格局,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是更加紧扣提高质量这一主题。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考察一所大学办得质量高不高,要以长远眼光和历史视野看它的人才培养质量,看它培养出来什么样的杰出人才,尤其是其毕业生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而不是看它一时的发展规模和数据,不是看它能够拉动GDP几个百分点,也不是看它能够产出多少篇SCI文章。当前,高校坚守质量这条生命线, 就是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命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强化特色发展,提升内涵品味;力戒一味扩规模、上专业、改校名、提规格,不顾实际地盲目攀高或者求全求大。   三是更加突出服务需求这一导向。众所周知,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大学应该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心同向,应该始终以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为使命担当,突出服务国家需求这一根本价值导向。这是一所大学能够长期强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一个普遍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体来讲,一所大学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关门办学,也不能惯性思维、固化模式、缺乏社会担当,脱离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办学;而是应该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坚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地方建设需求,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四是更加激发深化改革这一动力。针对改革进入“深水区”所面临的重大矛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层面的障碍,将发展经验固化为规章制度,将实践探索转化成体制机制,以综合改革驱动创新发展,以攻坚克难激发办学活力,真正解决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性问题,而不是拘囿于原有利益格局,固守原来的模式套路,空喊口号不作为,缺乏应对挑战和解决矛盾的内在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快,高等教育亟需调整基本结构,实现转型发展,积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我们应该站在国家大局高度,认真审视这些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深刻理解“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实质内容,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化到服务国家需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教育目标转到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人才上来,把教学重点转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上来。   面向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从哪里来、向哪里去?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要“低头看5年,抬头望10年,走起路来想着30年”。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出发,作长远谋划,谋定而后动,全面系统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把提高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核心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作者:杜玉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