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主页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报道我中心兼职专家 马抗美 教授文章《“人才争夺战”的理性思考》
发布日期:[2018-10-10]

 

“人才争夺战”的理性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一重要论断以更宽阔的视野和时代高度,对人才的社会作用和地位进行了新的历史定位,强调了人才作为“战略资源”的极端重要性。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呈现白热化趋势,其来势之猛、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值得我们认真深入思考。

一、“人才争夺战”的时代背景

  这场“人才争夺战”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人才争夺战”是各地在人才工作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践探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人才工作领域推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为我国人才事业的长足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人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推动“人才”这一战略资源的有效配置,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人才争夺战”反映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人才是高新科技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人才的争夺实质上是智力和创新力的争夺,从而为加快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赢得新时代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提供保障。
  最后,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是“人才争夺战”的助推剂。“人才争夺战”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持续性的“人才红利”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由此各地大举抢夺人才,为城市发展抢占获取“人才红利”的先机。

  二、“人才争夺战”的积极效应与潜在风险

  在“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们既要客观评价“人才争夺战”的积极效应,又要看到其潜在的风险,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推进我国人才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人才争夺战”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了人才工作理念的深化
这次“人才争夺战”不仅体现出各地政府对人才重视程度的提高,而且反映出其对人才工作的新思考,人才工作的理念已经悄然发生突破性转变。
  一是从高端人才到普通人才的拓展。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由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组成。高端人才肩负着瞄准世界前沿,实现重大理论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使命,具有引领性和带动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重要力量。而一般人才则是在各个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才。虽然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不具有世界领先性,但却是实现世界性创新的基础,也是高端人才产生的蓄水池。“人才争夺战”中,各地在继续保持对高端人才关注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大学毕业生甚至中专毕业生群体,体现出地方政府在人才问题上的视野更加开阔。
  二是从显人才到潜人才的拓展。以往各地引进人才多是以已经取得了某种创新成果,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群体为对象。而此次“人才争夺战”中很多城市推出了直接面向大中专毕业生的“零门槛”吸引政策。一切人才的成长都是一个从潜到显、从可能到现实的过程。大学毕业生群体有着良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有强烈的成才意愿和长远的个人发展眼界,在他们当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有利的条件下通过工作实践、教育培训等途径,可以有效优化提升,尽快实现从潜人才到显人才的转变。因此,这一转变标志着地方政府对人才问题更长远的思考。
  三是从人才到人口的拓展。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滑,出现了人力资本结构性短缺,“人口红利”逐渐下降。而此时“人才红利”将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人才红利”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由此可见,人力资源是人才产生的基础,人才就蕴藏在广大的普通劳动者之中。“人才红利”的实现,不仅需要对现有各类人才的重视,还要把目光投向更为广大的人力资源,重视普通劳动者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素质、能力的提高,激发每一个劳动者的创造潜能,以满足城市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少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把人才问题和人口问题联系起来,体现了对人才工作的整体性思考。
  (二)提升了城市软环境
在“人才争夺战”中,地方政府强化政策导向,大力改善人才生态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励力度和幅度前所未有,标志着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户籍、住房等长期制约人才集聚的因素方面,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与突破。比如南京推出的租购并举的人才安居政策、深圳推出的建立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充分考虑了人才的切身利益所需,体现了各级政府参与到人才政策改革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如郑州、长沙推出的针对高校毕业生的“零门槛落户”、武汉、成都推出的“凭毕业证落户”,都最大限度地放开了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这将有利于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不仅能快速提升城市的软环境,为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人才创造条件,而且对于全面吸引人才、鼓励人才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均会产生积极效果。
  (三)引导人才向二、三线城市流动
在经济发展中,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以其自身的优势始终与人才保持着密切联系。长期以来,我国人才资源大量集聚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发展面临不同程度的人才匮乏难题。随着人才争夺战的展开,人才向二、三线城市流动的趋势已经出现。2018年1月到3月仅仅3个月时间,西安迁入人口已达到21万,逼近去年全年迁入人口总量。2017年大学生留武汉人数30.1万人,是2016年的3.1倍;大学生在武汉新落户14.2万人,是2016年的9.6倍。成都2017年户籍人口增加了36.4万人,同比增长2.6%,户籍增加量排名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广州。(倪伟:“京沪入局‘升级版’人才争夺战,向高端人才提供落户”,《新京报》2018年4月2日)“人才争夺战”提升了二、三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而人才的快速集聚,又将对二、三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并对其所在区域产生引领和辐射作用。
  从总体上来看,“人才争夺战”是各地政府主动出击,加快提升创新人才供给质量,加快培养造就支撑经济转型发展的现代化人才队伍的一种大胆尝试和实践,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更需要冷静的反思。一般而言,人才的聚集有不同的类型与模式,当前的“人才争夺战”则主要是由政府主导,通过强化政策,达到在短时间内快速吸引人才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大规模快速引才,有可能出现运动式的争夺,盲目追求引才数量。缺乏对本地区人才需求的长远预测,不问需求、不分专业和特长的引才,还有可能导致区域人才结构的失衡。“人才争夺战”还存在着拉大区域差距的风险。二、三线城市对人才吸引力的增强,固然可以发挥对周边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但是对于人才匮乏的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基层农村更是一个挑战。

三、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持久战

  “人才争夺战”的主要目标在于短时间内吸引大批人才,这只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步,在实现“人才为我所有”的基础上,如何真正激发人才潜力,挖掘人才红利,做到“人才为我所留”“人才为我所用”,才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核心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才问题上曾多次指出,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真正发挥“人才争夺战”应有的积极作用,应做到以下五点。
  (一)建立人才发展长效机制
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必然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明确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因此,“人才争夺战”的积极作用能否持续发挥,关键在于政府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能否有机结合,为人才发展构建起长效机制。
  此次“人才争夺战”是在政府主导下展开的,规模大、力度强。要保持人才争夺战的效果持续显现,政府要结合本地的历史条件、竞争环境、资源优势,合理确定区域发展战略,从顶层设计上给人才提供和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人才有“用武之地”和“成长空间”,以此吸引所需人才前来共谋发展。政府还要确保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连续性,避免由于人事变动而使政策实施产生偏离。当前还要下大力气抓好各项新政的落实,边实践边总结,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为人才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要注意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作用。人才市场是人才和用人单位进行交换实现彼此需要的媒介和平台。要不断强化人才市场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投资机制和法制体系,促进人才科学合理流动,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解决人才积压或不足的问题,充分实现人才价值和效能。
  (二)关注人才成长成才需要
“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于十九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对人才的真诚关心和爱护、各种聚才良方的提出,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人才理论和人才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涉及物质、精神、文化等诸多领域,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马克思将人的自然需求称为“人的一般本性”,将人的社会需求称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本性”。由此,人才成长成才的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人才争夺战”中,各地政府纷纷推出了突破性政策,关注点覆盖收入、户籍、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受教育等方面,为人才满足其基本需求创造了良好条件。但除了生存需要,人才还有发展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也就是说,人才来到一个城市,绝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收入和改善住房,过一种安逸的生活,他们更渴望有自己干事业的平台和渠道,渴望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并不断取得成功。就基本生存条件而言,一线大城市并不一定比二、三线城市优越,但由于发展空间大,成功机会多,依然吸引了大批人才。因此,最终吸引人才并能留住人才的并不仅仅是房子、户口,而是使人才真正认识和体会到自身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和舞台。各级政府不仅要关注人才的当前需要,还要关注人才的长远需要;不仅要关注人才的自然需求,更要关注人才的社会需求。只有满足了人才的自我实现需求,才能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真正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三)合理布局人才群体结构
要发挥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势,必须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就我国人才队伍而言,人才结构涉及人才的类型、层次、分布等多方面的因素。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人才要求的层次性、多样性越发凸显。从纵向看,有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和初级人才;从横向看,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城市,都需要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人才的合理组合,才能发挥出整体优势,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性、多变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对人才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大规模集中引进人才的同时,各地政府要高度关注人才队伍的结构,在整体设计上超前谋划与城市发展相匹配,高端人才与普通人才、科技人才、技术人才与其他类型人才之间合理布局的人才结构,从而避免因人才同质化造成的人才结构性缺失、过度竞争、人才浪费、管理成本增加等不良后果。
  (四)推进人才队伍基础性建设
人的成长与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虽然复杂,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努力探索、发现人才成长规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利用这些规律来调节、控制人才成长过程,指导人才资源开发实践。
  通过“人才争夺战”在短时间内引进数量可观的人才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要达到既能吸引人才,又能留住人才的目的,就必须以人才成长规律为指导,在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等各个环节做到科学化、精细化,为人才队伍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人才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人才培养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对各类人才持续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人才培养的内容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定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引进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找准自身能力与城市发展的结合点,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的发展中。在“人才争夺战”中,不少城市引进了大批大学毕业生。落了户口、有了住房只是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还需要引领、帮助。此外,在关注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对本地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改革培养方案,使优秀的本土人才成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人才的有序流动是指符合人才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最大化地实现人才价值、效能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人类文明、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人才流动。有序流动既可以促进人才的有序竞争,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避免人才的积压和浪费,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才的流速与流向。
  一要处理好流动与稳定的关系。人才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人才流动并不是越快越好。人才群体(创新团队)形成以后,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才生态,如果人员(尤其是领军人物)变化过于频繁,则难以发挥整体优势,在高端科技创新、基础理论研究等领域更是如此。因此,在人才流动的大趋势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流动与稳定的关系,促使引进的人才与原有人才形成合力。
  二要打造特殊引才吸引力,扶持边远贫困等地区的人才聚集。相对落后地区来说,发达地区在产业、人才等方面具有“虹吸效应”,人才的流动呈现出向发达地区的城市集聚的态势。在人才争夺战中,偏远落后地区吸引人才更为困难,往往处于弱势。但近年来中央对这些地区的关注度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在经费投入、人才保障等方面也出台了很多政策,这些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对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由此,人才工作要从大局着眼,把这些优势打造成特殊引才吸引力,通过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鼓励、市场引导等手段,创新人才流动模式,引导人才向这些区域流动。同时这些地区也应努力改进环境、条件和政策,提高引才的竞争力。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西安思源学院兼职专家。)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