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主页

《中国人才网》刊文——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十三五”人才工作——访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才学专家吴江
发布日期:[2017-06-05]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并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的发展理念。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处于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必须坚决贯彻中央的要求,自觉践行这五大发展理念。

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怎样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十三五”人才工作等相关话题对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人才学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进行了专访。

 中国人才:如何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

吴江:怎样实现未来五年间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其实这个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里已经明确。

第一,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工作展望当中提出了建设人才强国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这和我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到2020年进入人才强国行列是一致的。

具体到2016年工作,报告强调了人才优先发展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要以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潜能和活力。比如通过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比如落实乡村教师政策、调动保护医疗人员积极性、健全符合医疗等行业的薪酬制度等,都反映了在创新创业和民生两大领域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方向和目标,证明党和国家越来重视,改革的步伐也越走越快。

第二,在“十三五”规划草案的80个章节里,其中就有我们人才工作的一个专章。这个人才专章的核心目标也是建设人才强国。那么怎么建设人才强国,就是要通过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具体讲就是在未

5年,我们要通过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才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以制度创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中国人才:如何统筹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的协调发展?

吴江:协调发展就是要让人才更顺畅有效地流动起来。我们人才现在存在“大城市病”,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大学生、大教授也好,科研队伍也好,都高度集中在大城市,而基层一线、中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人才不足,三产高端人才缺乏,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这块,还有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方面,都缺少大批人才来支撑。怎样让人才像流水一样自由地动起来、活起来?“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人才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横向流动就是市场化流动,要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推动,通过市场的作用来配制人才资源,在全国构建统一人才大市场,让人才公平竞争,没有障碍。纵向流动就是靠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调节推动,比如推动人才从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向基层流动,让人才从“象牙塔”走出来接地气。

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流动,都需要打破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壁垒,疏通人才协调发展的条条通道。比如政策上对户籍的限制,就业创业及地区之间的壁垒、封锁,比如保障供给上的不足,为什么基层留不下人才,为什么扶贫没有人才,因为没有更好的政策激励,因为基层人才的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德国,一个技术工人的工资可以高过总理,这在我们传统观念里是不可想象的。我国企业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只有经营管理人员的65%左右,去年管理人员年均10 万多元,而工程技术人员也就在6.6 万元这个水平。

横向流动要看用人单位怎样吸引人才,纵向流动要看政府怎样激励人才到一线,比如给人才各种补贴,允许科研人员兼职,到企业转化成果拿到股权激励等。其实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都需要我们政府的供给侧改革,目前我们在政策方面做得不足,或者是还不到位,不够精准。所以人才政策不仅要创新,而且要精准,要有效,不要搞花架子,要让人才的活动半径更大,更开阔,才能更充分、更自由地创业创新。

 中国人才:如何加快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的绿色发展?

吴江: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优化人才结构,支撑绿色发展,补齐生态环境人才这个短板。所谓战略性调整,就不是一般的调整,这个任务相当艰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到“十二五”刚好实施过半,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但由于受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我们的人才结构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我国人才结构现状是“橄榄形”结构,高端人才短缺,基层人才匮乏,中间人才臃肿。战略性调整就是从这种“橄榄型”转型升级到“哑铃型”,消化中间增强两头。“高精尖缺”就是典型的“橄榄型”,两头小中间鼓肚子,也就是说一般的人才太多,而实用的、基层的、技术工人紧缺,基层服务队伍、高端创新人才、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稀缺。向两头挤压转向“哑铃型”,一定要一手把高精尖集聚起来,一手把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好,比如我们的农村人才、技术工人、社会工作者等。

人才的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要靠人才的转型升级来完成。所以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未来五年人才工作很重要的一个任务。虽然我们现在的研发人员达到了400万,数量居世界第一,超过了美国,是英、德和日本的4 倍,但我们的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

 中国人才:如何以更加开放的政策促进人才对外开放,实现“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的开放发展?

吴江:十八大报告叫做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十三五”规划改动了一个字,叫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意思就是要把人才开放摆到人才工作非常突出的位置,你要创新就必须开放,这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人才开放度决定了人才的集聚度,也就是说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开放你就能在多大程度上集聚,没有开放就没有集聚也就没有贡献。

今后将会产生一个新的引才模式叫以才聚才。聚才效应就是“马太效应”,而不仅仅是政府的一个号召,一个项目,一个政策。可以想像,你这里没有人才怎么会有人才再来,是因为你这里有人才,人才才会来你这,这叫人才生态环境。而我们在开放上可以说才刚刚起步,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外国专家也就84 万人,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也不够多。现在不能单靠自主创新,更多的是要走集成创新这条路子,所谓集成创新就必须是开放合作的,把全世界最好的人才、最好的成果、最好的技术都集聚到我们这里来集成来转化,中国应当成为世界创新成果的转化高地。在中国转化,风投才会更多地进来,也才会开拓更多更大的消费市场。

再从我们出国留学的海外人才来看,留学人才有300多万,回来的也就一半左右,没有回国的另一半里,恰恰有我们需要的大批优秀人才。据统计,科研方面的高端人才真正回国的只有1%左右。

“十三五”期间,也就是未来5 年,是海外人才回归的黄金收割期,因而,只有不断扩大人才对外开放度抓紧收割,才能聚集更多的海外人才。外国人在我国留学的有40 多万人,这里面有我们需要的紧缺人才,也可以“开放”进来。现在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十三五”期间国家绿卡制度还要不断完善。我们知道,现在全世界有2亿多专业技术人才是不为出生国服务的,是在全球流动的。这是多么丰富的人才资源啊,2 个多亿只靠我们一个“千人计划”,远远不够,还要有集聚十万人、百万人的大气魄。

 中国人才:如何促进人才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创造价值,实现“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的共享发展?

吴江:人才的共享不单单是让人才名利双收,而是让人才成果全社会共享。打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环境是“十三五”人才工作的一个“硬骨头”。为什么,因为人才环境不是政府的一个政策、也不是投入钱就能解决的,只有让全社会、广大群众都能共享人才成果,尝到人才甜头,这个环境才会自然优化起来,也才会更适合人才的成长成功。

“四个尊重”就是我们打造人才环境的一个目标,但是从现在看还没有真正落地,根本因素就是因为人才,人才成果没有全社会共享,没有让全社会都享受人才带来的红利。

比如,现在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上学了,但能不能让好点的教师来上课?没有,就不是人才成果的共享。只有让全社会,让普通群众同党和政府自觉形成一个人才开发的责任共同体,成为自觉打造人才优先开发的主人,人才环境自然就会暖起来、优起来。

让每个人都能参与人才开发服务工作,与政府建成一个共同责任体,这个叫做人才社区。要打造优良的人才环境,就要打造千百万个人才社区,落实到每个社区、每个居委会、每个村庄,靠粘性强大的“社会胶”来粘合人才环境,人才不仅要靠上边的阳光,更要有地气来滋养,这个地气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要靠发展无数个人才社区来把人才粘住黏牢。

比如,在纽约,大概每年有60 万外国留学生,这里的社区各种民间组织就致力于怎样让这60 万留学生成为美国的新公民,这个完全是社会化、市场化的行为。比如,我曾经看到重庆郊区有的乡镇,公共服务项目就做得很好。政府把公共服务资金拨发给村子里,有的村就拿这笔钱去聘用急需的大学生,在尝到人才带来的甜头后,还要接着聘2 个、3个,甚至10个的也有。因为这些大学生给村民带来了好处,增加了收入,大家欢迎。而从大学生角度来审视,好多人都成了村子经济体持股者,自己的价值体现了,所以也不走了,也不跳槽了。人才留下了,人才和人才社区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参与人才工作当中获得效益,走向共赢。

本文刊登于《中国人才》2016年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