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 天道酬勤
[2008-08-22]

岁月不居  天道酬勤

——祝贺西安思源学院建校10周年

 

教务长 王正洪

 

   斗转星移,冬去春来。弹指一挥间,西安思源学院已走过了漫漫的十年历程,即将迎来她的十周年庆典。周延波院长带领“思源人”十年顽强拼搏,十年辛勤耕耘,学院的育人环境、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工作已经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十年庆典之际,感慨良多,特撰此文,谨表一个思源人的情怀。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西安思源学院的前身是1998年7月1日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西安思源科技培训学院。当时以招收有志于继续深造的高考落榜青年,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为主。校舍租用西安军转干培训中心,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1999年底,学院选址白鹿原,建设新校区。创业者呕心沥血,精心施工,在一片连庄稼都不能种的荒地上建成了一座楼宇巍峨,环境优美,苍松如盖,绿草如茵,三季花香,四时常青的现代化大学。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02年6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西安思源科技培训学院的基础上组建了西安思源职业学院,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纳入国家统招序列,面向全国招生。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作为办学目标,突出“务实”和“创新”的办学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完善教学设施,铸就一流教育平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院占地面积达到了1213亩,校舍面积达到了30.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6.4亿元。学院建立了61个生产实习基地和教学实验工厂。校内四个试验楼,53个实验室,其中专业实验室24个,专业基础实验室16个,基础实验室1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07.5万元。汉唐建筑风格的图书馆宏伟壮观,馆藏纸质图书83.6万册,电子图书55万种,电子期刊5800种,视听资料120种。2004年建立学院E-mail服务器、1000M宽带中国教育科研网、500M中国电信宽带(供学生上网使用)、100M电信宽带(供教学办公使用)各一条,为办公室、学生宿舍提供网络接口23490个。目前接入网络的计算机已超过6000台,且在不断增加,校园网络常年畅通,信息流通量在西北仅次于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12月,由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资助的“2005年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落户学院,该实训基地可以进行当前国内最先进的IPV6实验。学院各类体育设施一流,综合体育竞赛水平名列陕西省高校前五强。

规范办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代著名管理学家[美]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没有决策计划的管理,就是无效的管理。高等院校的管理同样需要一个富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发展规划,有了规划就能进行目标管理。2002年成为高职院校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学院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并调整培养目标。2003年暑假,学院举办高职教育培训班,周院长带领教学管理干部及全体教师一起学习教育部有关高职教育的文件,邀请高职教育专家来校作报告,并撰写了12篇论文在会议上交流;2004年启动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建工作;2005年实行院系两级管理的组织机构调整,成立了十二个系级管理机构和基础部,人才培养工作重心下移至各系部;2006年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建设一流民办高校”的指导思想。

   学院设置机构、制定政策都紧紧围绕保障教学中心地位,先后成立了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团等机构,建立健全了首席教授和专业带头人考核聘任制度,明确了院长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教学的中心地位,把全院的工作重心稳步的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学院十分重视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促进观念转变、作风转变,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为此,学院组织制定和修订了相关规章制度和教学管理文件150余项。如《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的暂行规定》、《教学督导条例》、《教学情况常规检查》、《西安思源职业学院各级干部听课制度》、《西安思源职业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教学管理文件汇编》等。

   为了对教学质量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学院坚持进行教学情况常规检查,并对期初、期中、期末三个时段进行重点检查。学院还坚持院各级干部听课制度以及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制度,从中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指导、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教案评比、教学观摩活动、先进教师评选、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等活动,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使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学院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用现代教育管理技术,保证制度的执行和实施。2000年建成的校园网,已广泛用于教学、学生和行政管理,使用效果良好。有关教学管理文件与规定、教学信息及时在校园网上发布,并实现了教学任务安排、成绩管理、学籍管理、图书管理、课酬计算等现代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健全的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学院以扎实的工作成效、突出的教学业绩、诚信的品牌宣传,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言,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陈香梅科教文奖”、团中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中国十大万人著名民办高校”、“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二十强”、“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2005中国十大民办高校”、“2006全国十大名牌民办大学”等30多项荣誉。

   开拓创新教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建院伊始,百事待兴,周院长坚信创新是学院未来发展的关键和灵魂。“中国的民办教育要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创新中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在创新中提高教学质量,在创新中办出民办教育的特色”是院长周延波教授的创新教育理念。学院在狠抓专业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特别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2003年5月20日学院发文正式成立创新教育教研室,使创新教育由短期培训转入常规教育。《创新思维与能力教程》课程也在2003年8月被学院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2003年12月,学院被中国创造学会确定为“高校实验基地”。2004年、2005年,学院先后在广西大学、同济大学全国高校创新教育大会上作报告。2004年中国创新创造理论研究权威机构—中国创造学会鉴于学院在创造学会领域的突出贡献,选举学院周延波院长为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院长主编的创新教材由内部编印到公开出版,先后有《创新思维与能力教程》、《创新思维与能力》、《大学生创新教育》三个版本。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被国内十多个省份的高校征订使用,2007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为了建立创新教育工作的长效激励机制,学院每年举办一次创新文化节。近年来,学生的发明创造提案多达2000多个,在国家和陕西省各类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8项;优秀组织奖6项;已有13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创新教育的效益无法估量。2008年3月,学院被中国青年报社评为“首届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示范单位”。

   2006年11月21日,以学院为理事长单位的陕西省创造学会正式成立,周院长当选为“陕西省创造学会”首任理事长,使思源学院成为陕西省第一家具有省级学会常设机构的民办高校。同时在学院隆重召开的全国高校创造创新教育研讨会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对于学院取得的创新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该会是学院又一次承办的全国性大型学术研讨会。

   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新型国际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将是社会的急需人才。学院领导高瞻远瞩,从2001年起,就以超前的眼光积极发展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新西兰等国知名大学的教育合作,采用国外一流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培养中外互认学历的既懂得外语又懂得专业知识的国际化实用人才。2005年学院与加拿大莫哈克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加合作大专班”被陕西省教育厅将其列为中外联合办学的示范项目,已有三个专业纳入国家统招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此举,开拓了学院国际化办学的视野,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便捷之道。

   回顾十年磨砺奋进,展望未来铸就辉煌。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教兴学,惟在得人。高等学校既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又是汇聚和使用人才的场所。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有专任教师 589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为21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其中有8位博士。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为183人,正教授53人。2007年国际系主任宋瑞苓教授被评为第三届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同年,“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教师团队,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团队。

   学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如学院“工业工程”、“机电一体化”两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通过了省教育厅的中期验收,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被评为陕西省优秀高职高专试点专业;“工业工程”被确立陕西省第一批高职重点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研究”荣获2007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被确立为陕西省首批高职实训基地。

   2005年5月由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学院取得了15个分项指标中的6个A、9个B的好成绩,达到了“良好”标准。

十年风雨洗礼,十年流光溢彩。学院自02年以来,始终以“稳定规模,发展内涵,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为指导,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今天的思源学院以花园式的校园建设,严谨的教学管理,规范的办学行为,创新的教育理念,开放式的国际合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今天,学院通过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升格本科院校的考察;明天必将拥有学士授予权和硕士、博士授予权。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在周院长的带领下,思源人必将再铸辉煌,谱写更加灿烂新篇章。

 

 

点击数:〔4166〕
  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版权所有 © 西安思源学院
备案序号:陕ICP备05004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