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果 简 介

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获 奖
时 间

获 奖
种 类

获 奖
等 级

奖金数额
(元)

授 奖
部 门

2004年8月

创造成果奖

一等奖

5000

中国创造学会

2007年12月

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6000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07年8月

高校优秀教材

二等奖

2000

陕西省教育厅

成果起止时间

起始:2002年11月
完成:2009年4月

主题词

民办大学;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研究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民办本科院校西安思源学院,从贯彻全面人才培养质量观出发,实施(与公办院校)错位竞争战略,结合民办院校学生中学基础薄弱而创新思维活跃的特点,承接陕西省“21世纪教学改革工程—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研究”项目,历时6年,在本校3万名大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研究,对能否及如何对在民办高校中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测评,如何提高民办大学生创新能力,探索了一条新途径。也为民办高校树立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课题对国际通用的创造力测量方法加以修改并剔除其不科学的负分,将之改造为适合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测评方法,通过试测,进一步完善测评方法,形成了“改良尤金法”;对七个班学生创新课前后创新能力进行测评,前后对比有了显著提高(n=453,p<0.01);研究表明创新教育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帮助其提高英语、高数等课学习成绩。
       本课题构建了具有特色的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构建了理论+实践+创业的课程体系,编写的创新教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材;成立了创新教研室,将创新课列为全院必修课,改革了创新课考核办法;开展了创新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各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与方法;通过开展创新教育,西安思源学院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2.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2.1加强组织保证、制度保证(两保)
       院长挂帅,院长助理全面协调,科研处负责组织创新实践活动,创新教研室(编制5人)负责创新教学工作,形成了高效的教学系统。成立了青年教师创新研究会、大学生创新协会,建立了发明创造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创新成果展示厅等。制定了《创新成果奖励办法》、《专利管理办法》、《参加各种竞赛的奖励规定》、《论著评奖管理办法》等文件,有力地保障了创新教育顺利有效开展。
       2.2全员参与、全程教育(两全)
       全员参与。除创新教研室教师外,各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学院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辅导员等在考虑学院发展战略,贯彻全面人才质量观及开发学生体育、文艺潜能等工作时都自觉地融入创新理念,全体员工共同营造创新的氛围;全体学生都必修创新课;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提高。
       全程教育。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创新教育不断线。一年级入学教育时参观创新成果展示厅;二年级必修创新课;二、三年级将创新教学延伸到课外,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强化发明创造实验室和创业实验室的孵化功能,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创新作品,参加校内外各种创新大赛;三、四年级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渗透新思维与创新技法,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3.成果的创新点
       3.1在民办高校系统地进行创新教育实践研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效果之显著,未见报道。
       3.2制定了适合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测评方法“改良尤金法”,完善测评方法,使之更加准确、更具针对性;研究表明,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可以测评的;创新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公共课的学习成绩。
       3.3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两保(组织保证、制度保证),保证了创新教育持久开展;两全(全员参与、全程教育),营造了学院的创新氛围,进一步巩固创新课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成长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3.4编写了创新教材,形成了理论+实践+创业的课程体系。思维与技法并重,课内与课外结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被20多所院校选作教材。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4.1西安思源学院运用创新理论,创新教育理念,独辟蹊径,实施错位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短短十年时间从一个培训中心发展成全国十大万人民办院校,在评估和升本考察中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本科院校。
       4.2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提高在国家级、省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充分显见,获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获省级一等奖22项、二等奖20项;获国家专利13项。因成绩卓著,思源学院学生在陕西省数学建模颁奖大会上代表全省大学生发言。思源学院学生在专科升本科的升学考试连续三年居陕西省高校第一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就业,思源学院毕业生非常受企业欢迎,就业率连续四年在90%以上,自主创业学生人数连年递增,学院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4.3教师创新思维与能力显著提高,不仅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了创新思维与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在教学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率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计算机软件技术教学团队成为陕西省民办高校唯一的教学团队;工业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省级重点专业;教学名师、精品课程建设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大学生创新教育》由科学出版社三次出版14次印刷5万多册,被广西师范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20余所高校选用。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
       4.4创新教育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体育、文艺潜能的发挥。思源学院连续三年获得陕西省大学生运动会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并连续数年囊括了陕西省大学生国际交谊舞比赛的全部奖牌,周延波院长也因此成为陕西省民办高校唯一一位校长奥运火炬手。
       4.5学院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创新能力培训试验单位”;被中国创造学会确定为第一个“高校实验基地”;学院成为陕西省创造学会的理事长单位,周延波院长任陕西省创造学会理事长;“中国民办创新与发展论坛暨陈香梅教科文奖”表彰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学院“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
       4.6主办了“全国高校创造创新教育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专家学者对于学院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些高校采用思源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借鉴组织保证(见下图)、制度保证、全员参与、全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已取得成效。

       4.7在国际创造学大会及第七、八届全国创造学大会报告论文,引起强烈反响,并应邀去美国丹佛大学、加拿大莫哈克学院等进行访问,交流创新教育的经验。
        4.8 2007年“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研究”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陕西教学成果一等奖”。
       4.9由西安交大汪应洛院士主持的成果鉴定会认为“该项教学改革具有前瞻性、重要性,项目设计科学、组织得当、资料翔实、成效显著,创新性突出,完全达到了项目计划所设计的目标,具有推广价值。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并建议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西安思源学院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Copyright © 2002-2011 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