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专业相结合---外语专业课程改革
教学计划的修订
《英语语音》课程原为2学时/周,于第一学期开设,共计36学时,为了在专业课前强化语音基础,现在调整为6学时/周,于第一学期开设的1-5周开设,共计30学时,并将原来的大班教学改为分班教学。《英语口语》课程原为2学时/周,在第一学期开设到第四学期,现在调整为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4学时/周,第五学期2学时/周,第五学期教学在实训室开展。《英语精读》原课程第一学期开课时间为1-18周,现在调整为6-18周,总学时变为402,理论学时302,实践学时为100.《英语语法》原课程第一学期为2学时/周,现调整为4学时/周。《日语》课程原为职业技术基础课,现调整为选修课,2学时/周,在第五学期开设,共计36学时,此外,考虑到总周学时的正态分布,将《视听》课程的开课时间调整为四学期;《英语报刊选读》调整为2学时/周,共计36学时。
教材建设创新
《实用英语口语教程》(英语专业学生适用)为外语系应用英语专业学生量身定做,本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新颖、语言地道、编排合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张口说英语的积极性。《英语常用口语》(非英语专业学生适用)在学院倡导“能力工程”的前提下专门针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旨在提升全院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使英语成为我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一技之长而不再是一块短板。
师资结构优化创新
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中高学历和职称比例相对较低,难以形成教学科研骨干团队,不利于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针对上面问题,教研室加大引进中高学历和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扩充教研室科研和教学能力,经过我教研室的不断努力,于目前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师资团队。
教师创新实践
暑假期间组织我研究室到我院毕业生相关岗位开展顶岗实习工作,通过顶岗实习,进一步明确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学习结合起来,使教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教授课程的认识,明确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培养要求,并与专业方向结合,更好应用于自身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竞争力。
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践实训场所的建设,尽快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合理利用现有实训实践设备,大力开发现有设备性能,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实训场所。
西安思源学院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Copyright © 2002-2011 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