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经济贸易学院 段兴民院长
2008年是思源学院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也是很有收获的一年。我们经济贸易系(2009年1月提升为学院,以下称分院)亦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整改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从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出发,以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为着力点,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基本做法及初步效果
抓住整改契机,在全面有序推进中,寻机重点突破。
2008年下半年我们的工作安排的题目就是“《着眼长远,规范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济商贸系评估整改计划”,再抓重点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建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技能;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保障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四个方面作了一些工作。
1、抓重点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这一直是所有办学者常喊常不新的口号,几十年来我国的高校一直在喊教学改革,改的效果怎样,大家的都是亲身经历者,确实不能令人满意。如是说,不是不要改、不能改,而是说明教育领域的传统的惯性冲击很大,必须下大气力改革,才可能有一点成效。
通过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通过在思源的实践,我们真正想下决心做一点改革。 想从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入手,试图有一点突破。
1)抓住重点专业建设这个着力点
“电子商务专业”是学校确定的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电子商务概论”是原来系级建设的精品课程,经过2008年的努力我们以为有了较好的进展。电子商务教研室通过暑期调研、信息采集等,逐步完成了教师队伍及其科研、教学改革成果、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全部课程内容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等10余项说明资料。正在完善、补充3位主讲教师教学录相、校外同行专家对课程的评价、教材建设等6项资料。
2)整合课程结构,减少理论课比重
我们把中国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两门课整合成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外贸;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门课整合成了成本管理会计。
除整合相近课程外,
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根据专家组提出的建议,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收集学生的意见,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06、07级教学计划进行了修改,新的教学计划加大了实践环节,并将电子商务师、会计从业资格证、国际贸易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纳入了教学计划。此举可以说一石三鸟。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倾向实践性的校正,为学生减轻了经济负担,为实现了双证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精品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
《电子商务概论》尽管仅仅是分院(系)级精品课程,但我们还是很认真地抓紧抓实。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制定了该课程的建设规划,撰写了教学案例,制作了教学多媒体课件。近期我们通过较为充分的准备,已向学校申请校级精品课程。
《商务谈判》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亦由经济教研室在扎实推进,也已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商务谈判实训》教程已于09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商务谈判大赛已经成功举办,商务谈判网(www.tanpanwang.com)已经进行了域名注册。
高洁和杨璟两位老师于12月初参加了教育部全国高校《国际金融》精品课程网络培训。 财务会计教研室也在实质性地推进 《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基础性工作。
2、加强专业建设,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现在人们的理念十分明确——圈钱、圈地不如圈人。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我们鼓励教师通过学历进修、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学历、教学、科研水平。08年我院有两位教师在西北大学开始攻读硕士学位,有两位教师在西安交大获得硕士学位,有七名教师参加了省内外的各种培训。
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充实教师队伍,缓解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2008年我们引进了两名硕士,一名副教授,一名双师型教师。同时有8位教师获得“讲师”职称。
为了保证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对教材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扩展教师的知识面,我们鼓励教师要编教材、发论文、搞科研。我们分院的教师参与了多部著作的编写,2008年张淑琴教授主编的《网络营销》、王颖为副主编的《基础会计》、《新编财务管理实训》等等教材,我分院20余位教师参编的10多部教材相继出版,并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发表论文40余篇。为了选择优质的教材为教学服务,我们和科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出版社、人大出版社等联系,在我们分院举办了多次教材展览,以便我们选择最好的教材为学生服务。
3、强化实践教学,是提高技能的唯一出路
1)修订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程
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及时修订了06、07级人才培养方案,新的教学计划加大了实践环节,开设了电子商务综合实践、国际贸易单证操作、会计手工操作等独立的实践环节课程。国际贸易实践课的比重由原来的45%提高到49.9%,增加了4.9个百分点;财务会计相关专业实践课的比重达到42%;电子商务教研室和金融教研室相关专业实践课的比重达到均达到50%以上。(国家规定40%)
会计实训室正在着手准备建立企业沙盘模 拟实验室,国际经济与贸易实务模拟室安装了国际贸易单证制作系统软件以配合实践教学。
2)加强实践基地建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推进“双参与工程”,07-08学年我们增加了“陕西中益华会计师事务所”、“西安佳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实训基地,还有2个正在商谈之中 。
3)围绕实践技能培养,开展课外及社团活动
由分院学生管理系统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模拟、会计实务模拟大赛和电子商务模拟等一系列活动,给学生提供现场学习的机会,以便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电子商务教研室组织了我系第二界“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课程设计与职业技能大赛,由学生社团与财务会计教研室联合组织了会计实训大赛等。
4、创新学生管理工作,为教学改革提供保障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教学中心,不断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我们已连续两年将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讨列为日常的工作安排,经过全体辅导员的共同努力,2008年12月26日,在白鹿书院成功召开了经济商贸系第二届学生工作创新管理讨论会。46名辅导员每人撰写一篇论文,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并将研讨论文汇集成册。总结了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更使全体辅导员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相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空间很大,今年将举行第三节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讨,以便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二、一点体会及存在问题
体会:其一,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抓手和载体;其二,普遍撒网重点捞鱼是一种模式。即每个教研室都有自己的精品课程,谁搞得好分院就重点支持,达到一定程度申报院级重点,得到经费支持就可能在新的平台上发展。
困难与问题:其一,经费支持方面分院的机动空间太小,在探索改革、师资培训、参与社会活动及 与企业谈判时自由度受到较大制约;其二,因才施教,教学内容改革希望得到“尚方宝剑”支持;其三,实训基地建设的瓶颈难以突破。
二〇〇九年五月一日
西安思源学院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Copyright
©
2002-2011 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