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论“课程思政”的三个价值维度
发布日期:[2020-08-03]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全面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课程思政成效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
 
“让每一位教师承担好育人责任,让每一门课程发挥好育人作用,将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结合,让‘干巴巴的说教’向‘热乎乎的教学’转变”。换言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应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进一步增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意识、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担当,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能力。
 
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决定性要素的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又要通过自我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增强,注重方法与创新。构建“全口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需要广大教师“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在课程设计理念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在课程设计思路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的关系,在课堂实现效果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把握教学规律、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及养成品性的过程。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启示我们,只有符合“思政”“专业”要求,才能使思政教育如盐在肴、化于无形,在知识传授中寓意价值塑造,在理想信念传播中丰富知识传授。
 
开展课程思政,犹如做美食时用盐一样,要结合专业特点、课程特色以及不同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摸清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成长困惑,把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频共振。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育人要求,分别明确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并通过修订完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大纲等方式,统筹每门课、每个教学环节的课程思政教学侧重点。思政教育元素挖掘过浅、内容单薄,起不到价值引领作用。但如果思政教育内容占用教学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影响专业课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还可能引发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反感。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需要每位教师既能充分认识到专业课程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又能着力提升课程建设的政治高度、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既能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能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遵循专业建设规律、课程教学规律和思政工作规律,因教学对象而异,因专业而异,因课而异,因教学环节而异,精准把握思政教育所占比例,始终围绕学生思想需求、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精准把握时机,适时开展富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思政教育。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启示我们,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作为显性课堂,在精神塑造和价值培养中的“压舱石”作用作用,同时,充分依托专业课程教学,深挖各类专业课程价值元素,调动隐性育人的主阵地积极性。
 
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两类具体表现,其中显性课堂是依照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育实际运行过程中,正面直接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从而得出相应结果的教育方式。隐性课堂是相对于显性课堂而言,具有渗透性、潜隐性的对环境和情景等因素加以应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将思政教育元素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一种教育方式。简单来说,显性课堂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隐性课堂包含综合素养课程(即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和专业教育课程(包含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前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浸润作用,注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后者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强化显性课堂,细化隐性课堂,做好“显”与“隐”的整合,完善不同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专业,找到最佳的契合点;做好“显”与“隐”的结合,把深藏于知识表层符号、内在结构之下的人文精神与价值意义发掘出来;做好“显”与“隐”的统一,将内含的精神和价值外化为教学实践,内化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价值塑造能力。
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最高价值。马克思说:“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发展”,存在于社会现实中的个人是发展的主体。这种“自由发展”要求人的个性、人格、创造性和独立性最大限度地“不受阻碍的发展”。
 
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打底塑形,只有充分汲养、科学滋养,人生才能节节壮、步步高。当下,青年学子接触的世界丰富多彩,他们具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以及不同的智慧品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联系青年学子的思想和学习生活实际,对所授内容深入分析,提炼出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以及伦理规范,将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表现出来,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塑造,对文化知识、体育精神、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等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
 
同时,全面发展要注重个性培养,在全面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相结合,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故事讲清新时代思政理论,用新时代思政理论夯实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国情怀、锤炼学生品德修为。培养学生具有高尚情操、优秀性格品质、具有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小德”,更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的“大德”。(作者:成都大学 杨龙 杨帆/资料来源:高校辅导员在线
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电话:029-82616665
邮箱:94451782@qq.com
版权所有 © 西安思源学院   备案序号:陕ICP备05004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