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白鹿原上新的  ...
[中国教育报]办中国最具吸  ...
[三秦都市报]西安思源学院  ...
[新华网]创新教育观念 以独  ...
[华商报]西安思源学院技术  ...
写在学校党代会召开之际—  ...
我校第一届教代会暨第一次  ...
[华商报]“塑造‘思源制造  ...
[华禹教育网]感受思源的教  ...
[华商报]“探寻西安思源学  ...
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赛事往  ...
思源欢迎你
腾讯网翟轰校长访谈
陕西创造学会在我院正式成  ...
兰州军区学生军训工作检查  ...
[华商报]“探寻西安思源学院的质量竞争力”系列报道三
〖点击数:3391次〗

         (引题)全球化浪潮已势不可挡,在日益显现的全球化格局中,我们究竟处在什么位置?该如何应对才能分享全球一体化的盛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应对全球化竞争?从西安思源学院近年来的一些教育国际化的探索,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和思考——
         (主题)从“思源制造”到“国际制造”
         三度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通过他的全球畅销书《世界是平的》向人们陈述了一个基本观点:当代科技革命正在“抹平”世界上各种政治经济壁垒,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全球一体化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谓是“双刃剑”,如果要趋利避害,就需要一大批能够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各类各层次的人才,来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格局。而担负着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国的高等院校任重道远: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立足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世界通用型人才,才能避免未来人才的结构性失衡,才能为中国傲立于全球化竞争格局增加更多的砝码。
         这就是西安思源学院近年来不断探索教育国际化的原动力。
         合作办学:白鹿原上出品“国际制造”
         西安思源学院坐落在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去过的人都会为思源校园的美不胜收而惊叹。而在距离思源学院不远的一个校园内又是另一番景致,那里有着更为欧式的崭新建筑,这就是思源学院中加大专班的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他们与校本部比邻而居但又相对独立,既浸染着思源校园的气息又有些与众不同。
         他们用两种语言上课、考试,用两种语言思维、交流。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不出国就能尽快跨越语言障碍,实现外语水平的提升和飞跃。
         这个中加大专班,是根据西安思源学院与加拿大莫哈克应用技术学院(北美最大最先进的应用理工学院,是教育部公布的国外优质高等院校之一)签署的中加联合办学项目而开办的专业。这个项目于2005年3月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目前确立了工商企业管理(工业工程方向)、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专业。中加合作大专班的学生所上的核心专业课程,都由加拿大莫哈克学院的教师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用英语进行授课,教学计划和教材都与加拿大应用技术教育同步。
         中加大专班的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话,则被颁发中加两国政府都承认的两校大专文凭。他们的学分不仅被莫哈克学院承认,而且可以转换到与莫哈克学院有合作关系的加拿大或美国等地的知名高校,学生可以根据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在国外完成本科直至研究生课程,获得相应学位。
         看到这里,你是否要感叹世界真的很小?身处地球两端的两国学生,因为交通的发达而被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虽不曾谋面,却上着同样的课程、面对着同样的老师。这或许只是全球化背景的一个雏形和缩影,但已让中加班的学生感受到了全球化的魅力:今天,他们或许会为解开同一道难题而欣喜不已,明天,也许他们就会面对同样的雇主、为同样的岗位而展开竞争。在思源学院搭建的这个国际化教育平台上,虽然身处中国腹地的白鹿原,但大学生仍旧得以跟国外学生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分享同样的资源,迎接明天同样的挑战。
         在上期报道(见《华商报》8月22日A13版)中我们看到,西安思源学院的一整套质量体系保证了“思源制造”较高的含金量,使这些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广受欢迎、获得用人单位好评。那么思源学院为何还要另辟合作办学的道路?对此,西安思源学院院长周延波表示,思源学院致力于中外合作办学,既是为学生提供另一条职业成功的通道,更是顺应教育国际化潮流所进行的探索,“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这一趋势已不可阻挡,就像现在很多汽车一样,你已经很难说它是国产还是国外汽车,甚至不能具体说是哪一国的汽车,因为它的品牌可能是A国的,发动机是B国产的,其他零件是C国的,最后又在D国组装。教育也一样,例如我们的中加大专班,虽然“原料”——我们的学生是中国的,但却接受的是原汁原味的加拿大课程,未来从这个平台上“锻造”出的产品,也将是一批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能力的世界通用型高级实用人才,所以与其说他们是‘思源制造’、‘中国制造’,还不如说他们是中加两国的教育资源共同打造出来的‘国际制造’。这些年,全球一体化已对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就是要实现教育国际化,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成为很多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出于对学院长远发展的考虑,思源学院也瞄准了这一课题,中加大专班的启动就是我们对这一课题的一次探索。”
         国际交流:搭建快捷留学平台
         在很多人心目中,好像只有综合性重点本科大学的学生才跟留学有缘,而普通大学的学生,能考上研究生或者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就是很好的出路了。然而我们却发现,在西安思源学院,学生从这里踏上留学路并非稀奇事。
         这些年,思源学院在国际交流的步伐上迈得风风火火。来自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知名院校或国际教育机构频频造访思源学院或与之签订合作协议,思源的一些领导和老师也时常踏出国门,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频繁的国际交流为思源学子创造了赴多个国家深造的机会。截至目前,思源学院已与格林威治大学、莫哈克学院、牛顿学院、北木大学等22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学分互认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具有国际文凭与世界接轨的高水平人才。为学生们设计的“专升本”、“本升硕”、“专升硕”等留学模式,通过学分转移实现学生的留学梦,为思源学子搭建起一个安全、快捷、经济的留学平台,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一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为什么“偏离”导向,为学生提供那么多的留学出路?周延波院长回答说,留学并不是重点研究型大学的专利,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中也有进一步深造的需求,思源学院的宗旨就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成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而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深造的便捷通道,正是全方位教育服务的一部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考虑自己的方向:我在这个格局中处于什么位置?是否有能力应对未来的竞争?是否应该早做准备,早点培养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而帮助学生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和抓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正是我们的责任。”
         课程改造:“思源制造”与国际接轨
         其实,那些没有上中加大专班和没有留学的学生,同样享受到了思源学院国际化教育探索所带来的好处。西安思源学院国际系主任宋老师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与国外院校或教育机构交流合作,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平台、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开辟出国深造的道路,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国际合作改革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造现有的高职课程,所以这绝不是外表风光的表面工程,也不是只对少数的中加合作大专班学生或打算出国的学生有意义的事情,而是关系整个学院教学质量提升的大事。”
           宋老师举了个例子,她曾经于2005年2月作为思源学院教师观摩团成员赴加拿大学习。在加拿大的一个半月内,宋老师跟踪了加拿大莫哈克学院教学的全过程,直观感受到国外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比如国外教育更注重对人生存能力的培养,把雇主满意度作为高职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学计划根据企业要求制定、更新较快,高职基础教学以够用为度,更注重过程控制,更重视能力本位考核等等。
           宋老师所列举的国外一些做法,目前已率先贯穿到中加大专班的教学中,“他们可以说是学院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和试点,学院的其他系也经常过来交流借鉴,比如学院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在修订教学计划时都要借鉴中加大专班的教学计划。而上面所说的‘注重过程控制’的思想已经落实到学院教学改革中,就是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弱化期末考试的决定作用,促使学生更重视学习的过程。
           “国际交流,其实是一个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不过在现阶段来说,更多的是,国内教育要向国外发达教育国家学习。通过国际交流、国际合作,改造现有的课程,使其教学计划、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才能让思源的学生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竞争力,这也是国内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及学院持续发展的推动剂。”周延波院长最后这样说道。(完)

 
西安思源学院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版权所有 © 西安思源学院 备案序号:陕ICP备05004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