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光明日报编辑部:青年的选择就是国家的未来

 

    《光明日报》2012年5月3日(作者:光明日报编辑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我们向全国广大青年朋友致以崇高的节日问候!
    这个春天,很多人记住了鹦歌岭的故事:27位年轻的大学生,毕业后从全国各地奔赴海南内陆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的丛林调查,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的故事被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以来,海南省林业局接到了上百个询问电话,有的在校大学生写信给光明日报,诉求多是毕业后奔赴鹦歌岭。而更多读者则为其中所包含的美好情怀与理想气息所感染。鹦歌岭的故事不再仅仅属于27位年轻人,鹦歌岭的精神正为更多人所分享。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青年马克思在毕业时写下的这句话,两百年来被无数年轻人思考和诵读。它在人生价值的高度上理解职业,又在人类历史的高度上考量人生,摈弃了狭隘的、功利性标准,将对职业的选择带入更辽阔的视域和境界。鹦歌岭的大学生们将个体价值与社会福祉紧密结合,将个人理想纳入家国理想,正以自己的方式复诵这句掷地有声的箴言。他们体现出来的正是这样一种“鹦歌岭精神”:学以致用,心无旁骛,坚定地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他们是每一个年轻人的镜鉴:人生有限,青春短暂,如果在选择未来时仅作功利想,只为稻粱谋,这对人生是何其敷衍,对青春又何其轻慢。
    没有经过深思的选择,是否能带来理想的生活?而缺乏理想的生活,是否是值得过的人生?鹦歌岭的大学生群体,和“造林书记”杨善洲、“大山卫士”刘真茂、“泥腿子院长”王庆煌一样,都坚持了一种绿色的生活、理想的生活、奉献的生活,也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以上那些问题作出了回答。他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回应时代的呼唤,将大写的“人”字印在了广袤绿洲中,在回馈他人、奉献社会中,凸显了人生的核心意义。
    奉献社会与自我成就并不冲突,有意义的生活同样也可以有滋有味。主张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马克思在同篇文章中还写道:“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奉献的人生不必然是“艰辛”、“悲壮”的,鹦歌岭的大学生就是在过一种生气盎然的生活——青山相伴、绿水为友,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与留在城市工作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眼前的世界更为宽广,心灵的家园更为辽阔。他们的生活所展现的,是另一种分量、另一种丰赡,另一种趣味,甚至另一种时尚。
    只要具备扎根基层、甘于艰苦、超越庸俗的“鹦歌岭精神”,人生处处鹦歌岭,青春何处不浪漫。
    让人欣慰的是,当今社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选择富有想象力的生活。和鹦歌岭的大学生一样,他们或奔赴边疆、西部,或深入一线、基层,或扎根农村、厂矿,或投身军旅、远途,发现了基层特有的风景和宝藏,找到了历练人生的广袤天地。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80万,再创历史新高,择业思路上的单调和从众心理,让就业形势持续严峻。一方面是一线城市人才的饱和,一方面是基层的求才若渴。年轻的大学生们,是否应该学学这27位年轻人的选择——既响应时代的召唤,也聆听内心的声音,勇敢地追求更有气魄、更有担当的活法。
    我们珍视鹦歌岭的精神,因为青年的选择就是国家的未来,青年的命运就是民族的命运。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他号召全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温家宝总理说,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奋发有为的青年,那就没有未来;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诚实、正直、果断、善良和勇敢的品格,那么它将无法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站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牵动时代风云,左右历史潮汐,其智慧、其担当、其理想、其精神,最终会沉淀在民族的品格和德性里,书写出一个国家的宏伟蓝图。
    志存高远、胸怀广大、心无旁骛、学以致用,这是鹦歌岭的精神,也是当代青年最可贵的品格。“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的系列活动也正陆续开展。这是属于青年人的节日、属于青年人的盛会,也是属于青年人的时代。愿27位大学生的鹦歌岭精神能感染更多的同龄人,为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时代奋发努力;愿这颗来自鹦歌岭的绿色种子,能播撒到更辽远的地方,唤起大地春色,带来百卉昭苏。
 

 
 
西安思源学院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版权所有 © 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