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教育学院主页

【思源 • 基础教育】打造学科“新高地” 迈入发展“快车道”——西安思源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成立
发布日期:[2022-06-20]

 

【思源 • 基础教育】打造学科“新高地” 迈入发展“快车道”——西安思源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成立
 
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亿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摘自《人民日报》
近日,经学校党政联席会研究,西安思源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正式成立。这一举措,是我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具体表现和重大举措,也是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改革意见的具体体现,是我校进行内涵建设和优势学科调整、创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实践探索,标志着我校教育类学科即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分出,与原艺术教育学院组建基础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将有小学教育、艺术教育两个专业,全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由基础教育学院承担。将更好地发挥基础教育理论教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师范类学科基础教育特色,更好地服务于陕西基础教育,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基础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创建陕西基础教育典范,助力陕西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基础教育师资。
随着我校本科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发展更为迅速。随着专业规模的扩大,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的任务也随之加大。为更好地促进专业发展,学校不失时机地让小学教育专业从原来的教育学院独立出来,与艺术教育专业合并组建基础教育学院。
这一举措对于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聚集学科发展优势、打造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科学研究,进而实现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陕西地方小学的发展现状考察,目前地方小学对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需求比较紧迫,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只有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人才规格相匹配,才能突出办学价值。这反映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就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定位和艺术教育专业的艺术全能教师人才培养定位,这也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学院的办学特色定位。唯其如此,才能增强我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整个社会十分关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问题,小学教育是给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尤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我校的基础教育学科该如何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和艺术教育专业该如何建设、如何才能培养出满足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师范类专业人才?这些都是基础教育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需要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
希望基础教育学院能够站在新时代的发展前沿,牢记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保持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追问意识,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指向,立足陕西地方区域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基层和乡村基础教育人才规格需求,在专业建设中注重落实小学全科教师和艺术全能教师的专业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理念,构建出“学科素质基础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的跨学科培养课程体系;用学科大类培养的思路,打造出小学教育专业和艺术教育专业的“全能”人才培养特色,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专业建设特色。
同时,要围绕着陕西乃至西部乡村基础教育问题的调查与研究,通过校地、校校合作的方式,以项目驱动模式,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能力,推出一批特色研究成果,彰显基础教育学科的建设特色。
自2017年12月成立以来,教育学院乘着国家教育政策和学校发展之东风,在学校良好办学声誉加持下一路高歌猛进,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生源质量越来越好,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快速成长为学校极具社会口碑和竞争力的“王牌专业”,已成为全省同类院校行业翘楚。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师范类毕业生补充到西部基础教育以及教育文化等产业,尤其是考入正式编制和考取特岗的学生非常多,从此改变了学生和家庭的前程命运。
在师资方面教管和谐、师生相长,推动了学院均衡高效发展。教师积极向上,潜心向学,刻苦钻研,年轻教师们在繁重的教科研任务之下快速成长,许多骨干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在教学科研方面双轨并进协同发展,为探索新文科建设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良好成效。学院把实训平台建设和专业建设相结合,从学理性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到技能性培训,构建了一个集约高效的知识架构。为此,教育学院改造建设了理实一体实验室和其它功能性实验实训室,利用现代化技术平台,探索形成了良好的教学范式和独特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建设和教学方式上,打造了7门精品课程,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师范生技能大赛、“对分课堂、翻转课堂”以及微课和MOOC,把理论教学和学生技能实训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进行专业技能实训,毕业后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并拥有扎实的艺术技能和综合技能,学生专业技能明显提升。我们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出色的专业才能和吃苦耐劳的奋进精神,在社会树立了思源形象,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思源力量”,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望,展示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实力。通过近期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均给予了很高评价,让人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当前,随着国家“双减”“民转公”“公参民”等一系列基础教育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人们传统的基础教育观念也大为改观。同时,民办高校教育学类专业趁势而为,规模化蓬勃发展的现状,也为我们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人们常说“树大分叉,儿大分家”,面对目前教育学院庞大的在学规模和各专业良好发展势头,要想将来立于不败之林,保证每个专业持续保持生机和活力,我们的确应该积极做出应对。一方面要进行院系机构调整,确保规模稳定并逐步扩大。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和品质化发展,让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在同类院校白热化竞争中,具备更强抗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尤其关键。
 
 
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于2018年创办,是同类院校最早创办的一批,而且发育良好,招生乐观,人数庞大,是教育学院学生数量最多的“金牌专业”。因此,要保持小学教育专业高速发展势头,有必要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内在发展需求,将其分出来独立进行孵化和培优,给予其更多发展空间和有利的发展环境,以此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让“品牌”成“金牌”,让“金牌”成“王牌”,让优势学科更加具竞争和发展优势。
风物长宜放眼量。我认为,现在无疑是进行专业调整的最佳时机,显然调整之后也十分利于其它各专业更好发展。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自身已有规模、有力量、有经验,有团队和平台,能够站稳脚跟,有向前奔跑的能力并有可以预期的美好的前景。另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和艺术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均成熟稳定,已经可以为各自专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支撑。此外,小学教育专业从教育学院“分家”,也有利于教育学院集中精力把其它专业办好,把教育学门类做大做强,并进一步孕育孵化新的本科专业,寻求教育学学科新的“增长点”。比如调研论证开设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科学教育、卫生教育等新的本科专业,从而把教育科学学科打造成我校新文科“高地”,这也是我们教育学院下一步的愿景和设想。创新不仅是民族发展的动力。在此,我们十分感激学校给这么多贫家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给我们教育管理者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这也是激励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动力之源。
此次教育学院专业调整,顶层筹划科学合理,平稳推进,既考虑到专业布局的整体性,相互依托的协调性和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等,也考虑到了师资分配、学生结构、课程安排和平台利用等细部工作。目前,这些工作正在相互衔接,有序推进,调整难度不大。我们相信,小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两个专业捆绑式发展,一定能让基础教育学院在短期内驶向发展“快车道”。我们会在保持正常教学秩序不受影响的同时,平稳有序地完成调整和过渡,帮助新成立的基础教育学院起步就“不俗”,起步就“提速”,起步就“腾跃”。
回顾往昔,教育学院近几年来的快速良好发展为思源学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对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为思源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展示了学校在民办高校中的竞争实力。对内锻炼了队伍,摸索了经验,提升了品质,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让大批懵懂青年通过接受高等专业教育,成长为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范教师,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为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西部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思源贡献”。虽然在学院和专业调整之后,教育学院规模缩小了,但其实更具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我对未来更好发展充满期待。
 
 
相信基础教育学院的成立,会给教育学院和基础教育学院双双带来新的气象和新的希望,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和学科支撑,对此我充满信心。在此也希望学校领导、机关,以及其它兄弟学院继续给予我们两家学院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大家勠力同心,团结一致,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共同推动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迈上更高水平。
我认为,设立基础教育学院对学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内涵建设、打造学科吸引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学校顺应当前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
从学科建设角度来看,为探索“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找准了新方向。把小学教育专业和艺术教育专业两个具有联系的专业组合在一起,成立新的基础教育学院,有利于我们紧扣宽基础、强素质、重实践和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促使两个专业互补融合发展。我们要集中教育教学力量和资源,在基础教育学院这个平台上,在小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或者今后新开设的专业上,融合学科之间的优势,打造具有思源特色的基础教育类专业优势、学生技能优势和社会服务优势,从而提升学科专业竞争力,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来看,要探索形成符合基础教育学院自身特点的“全科式”培养模式。小学教育专业一直贯彻全科式的培养理念,对接小学教师岗位对教师的全科全能型要求。据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展和教学能力培养,使我们的老师不但要有某一专业的教学方向,而且要有全科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基础,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从服务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来看,要瞄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力。我们要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十四五”规划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发展战略,形成基础教育学院“十四五”时期自己的清晰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围绕目标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各项工作,不抢别人都在抢的那块“蛋糕”,不争别人都在爬的那座“山峰”,坚持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这是我们当前现实发展的选择,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战略性的选择,我们要统一思想,要让我们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当前,我们正在按照学校关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完善和优化。一是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艺术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专业定位。要把基础和方向结合起来,不但要有比较宽泛的专业领域知识结构,还得有比较宽泛的专业领域特色发展方向。有了这个“锦囊妙计”,再进一步考虑如何培养人才,并有计划地开展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二是要做好师资培养和引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我们青年教师相对较多,师资培养压力也比较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也亟待提升,那么就要有针对性进行系统而长期的师资培训,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师资培训机制,通过“内引外培”和“传、帮、带”、教学竞赛等形式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三是要做好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升整体创新能力。这两项工作其实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不矛盾,学科的基础是科研,把科研抓好,学科自然就做强了。教师有了较强的科研的思维和能力,就具备了更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因此,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多思考。四是要完善学院教学管理机制,做到守正创新。要多向小学教育原来所属的教育学院和其他二级学院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并根据自身特点创新管理模式,形成科学规范完善的层级和机制,既要职责明确,还要分工更细、奖罚分明。五是要借助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契机,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要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分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多向校内外同行探讨交流,选择最符合自身发展且最有效的教学运行模式。六是加大招生宣传和就业力度,吸引优质生源保障办学规模。据我了解,我校生源质量近年来一直走在同类院校前列,教育类专业生源质量也很不错。但要通过对办学优势的宣传,和艺术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我们思源大家庭,进一步壮大我们的艺术教育专业的规模,提升专业生源质量和影响力。在学院专业调整期间,我们也将积极做好各方协调,全力保障教学秩序和质量不受影响,确保顺利平稳完成交接。
基础教育学院未来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我认为一是师资队伍要稳定,梯队结构要合理。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让他们的授课水平得到快速提高,授课方式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得到更好地展现。同时,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二是要对人才培养新途径和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我们学生面对的就业途径主要是小学教育,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这个角度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校合作,这是我们要更多考虑的问题,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新蓝图振奋人心,新征程前景壮阔。相信有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指导和各部门的鼎力相助,有基础教育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潜心办学,我们一定能依托学校良好社会声誉和学科专业优势,把基础教育学院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学院,在培养卓越的未来教师和基础教育管理者道路上做出更大贡献,创造更多辉煌,为陕西乃至全国基础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思源人更大贡献。对此我很有信心,也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