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思源学院国际处学院主页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学院主页国际处主页》文章内容

美籍华人教授李东:致力中国能源化工研究,我做到了不忘初心

西安思源学院国际处 发布日期:[2022-04-26 15:21:42]

     李东教授,197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后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任密苏里州圣查尔斯Sanford Brawn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研究员。现为美国联邦注册化学工程师、中国能源学会煤炭专家组专家、宁夏宝塔石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能源学会石油天然气专家组专家,西安思源学院能源及化工大数据应用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六届“六盘山友谊奖”。

      “人要饮水思源懂得感恩,我在思源学院所有的专利、软著以及文章中所含的知识产权全部归西安思源学院所有。我所有的专业书、工具书全部赠予西安思源学院能源及化工大数据应用教学研究中心。”

      不久前,能源及化工大数据应用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外籍专家李东教授,在回美国前提前写下的一份寥寥数语,但感情饱满的离任报告让人不禁动容。

因为一次谈话,做出一个选择

      近年来,随着世界资源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资源节能和化工再利用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在国内外高校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展示出强大的学科吸引力。

      拥有前沿教育理念的西安思源学院,一直将环保再利用技术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究和建设工作,建校以来在全省率先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实现了资源节能和再利用,在节约办学成本的同时,为国家环保作出巨大贡献,也得到了国内国际专家一致认可。

      “入职之前,周延波董事长曾对我说,虽然学校还没有化学工程的有关专业设置,但陕西省是能源大省,在思源学院你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师经历是大有可为的。”

      在李东教授看来,正是这样一次简单的谈话,触动了他的心弦,让他对中国西部这所年轻的民办大学产生了愈发浓厚的兴趣,也为这所学校领导惜才爱才、关注国家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远见卓识由衷感到敬佩。

      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他的研究领域是化学工程,所以一直致力于研究化工方面问题。“有一次回国,我发现中国西北这一带是能源化工的重要基地,特别是煤化工做的很好。所以很期待自己能在中国西北部做一些化工能源方面的研究。”

      2016年9月,怀揣报国理想和对科研工作的挚爱,64岁年逾花甲的李东教授跨越大洋,应邀来到西安思源学院,着手组建能源及化工大数据应用教学研究中心,并开展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走进校园第一眼,我就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和陶醉,在这里生活和学习是幸福的!”李东教授说,学校的校园规划很独特,折射着学校的宏观总体规划和远见,以及对天人合一的道法自然的诠释。

      绿色校园需要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需要水分和阳光,对于水资源等能源的再生利用,学校花费了很多心思。比如,中水回用冲厕、绿化、清洁路面,分布式供暖节能减排,分布式光伏楼顶太阳能发电,校园再生水回用等,既环保节水又经济,这都证实了学校不断践行低碳节能环保,坚持创新,在促进科技进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先人一步的前瞻理念。

     美丽的校园环境,为李东教授开展研究提供了良好氛围。国际化办学理念和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探索,也为他提供了较好的科研基础。

     随着时间流逝,他对这所年轻大学有了更多更全面的认识:“从学校办学理念,到育人成果,尤其是学校的环境育人和体育工作,是许多国内外大学所不能企及的,让我颇为震撼!”

创立一个中心,取得多项突破

      “思源学院为我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平台,我看到了周延波董事长等学校领导团队的远见卓识和创新理念,为此我感到十分庆幸。”来到学校后,李东教授和其科研团队得到学校人、财、物和政策等各方面大力支持,得到迅速发展。

李东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

      在创立能源与化工大数据研究中心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周延波董事长亲自批准了土建项目以及100万资金建立的煤化工实验室,并支持投入近50万元在再生水厂内建立了相关的污水处理水质分析实验室。

      几年来,西安思源学院能源及化工大数据研究中心在煤化工、能源、大数据计算系统、环保节水减排能源四个科研开发方向做出多项成果并获得行业和社会认可——共获批计算机软著7件,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目前还有几份发明专利还在审批中。共发表科技文章近百篇以上,其中核心刊物20余篇……

      一串串不断攀升的数字背后,饱含着李东教授闪光的智慧,和其科研团队辛勤的汗水。“看到学校科研工作有了进步和突破,青年教师在我的影响下和自己的努力下有了成长,我感到十分高兴。”李东说。

      在他看来,作为一个注册职业工程师,更应该看重和关心如何将应用型成果推广,并产生经济效益。成果只是产品,只有应用推广产生经济效益才是商品。产品只有价格,商品才有价值。要应用推广,必须搞好合作,与校内其它部门学院合作,与校外企业合作。

      于是,李东教授曾带领能源及化工大数据研究中心3名教师前往米脂县多次开展产业帮扶调研工作,通过能源化工方面的调研和可行性的论证,帮助米脂县有效提升了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实现学校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

李东教授和科研团队在企业调研

      他常常说“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莫求收获,但问耕耘”是李东教授对科研事业的追求,也是他这么多年在思源科研工作岗位上的真实写照。

      “没有西安思源学院这个平台和周延波董事长支持和帮助,要想取得这些成果是十分困难的。希望通过我们对新技术的研究,降低能源开采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也算是我为我们国家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贡献吧!”李东教授欣慰地说。

凝聚一个团队,带动科研强校

      “要多提携年轻人,争取带出一个有实力的思源科研团队!”这些年来,李东教授没有忘记周延波董事长最初嘱咐给自己的这项光荣任务。他不但做到了,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

      不论是科研教学,还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沟通交流,李东教授很愿意支持提携年轻教师深造和上进,赢得了大家一致爱戴。

      在李东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研究中心郝静远老师参与了西安思源学院再生水厂有关污泥处理的可行性实验,张学梅老师和马青华老师也利用煤化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对西安交大的富油煤样品进行低温干馏实验测试。研究中心的每一位青年教师都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包括科技核心、北大核心、EI会议检索论文等,在能源化工和大数据领域做出了骄人成绩。

      “那个下午可以说令我毕生难忘!”研究中心郝静远老师回忆说,2019年,自己在准备西安交大化工学院博士面试的关键阶段,李东教授专门抽出一个下午为自己梳理科研思路并传授面试经验,最终帮助自己顺利通过了复试,对我事业和学业产生重要影响。

      “在我刚硕士毕业入职学校时,李东教授在煤化工及相关领域高深的科研水平已令我折服,为我今后做科研确立了大方向。很感谢李教授这些年的栽培,对我的影响已经深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在郝静远老师的眼里,李东教授是一个工作与生活上都讲究无私奉献的长者,对于科研目的纯粹,科研路上不畏艰险不忘初心,从来不曾放弃任何一个拼搏科研的机会。

李东教授在校企科研合作签约现场

      “看似平凡,却是我们高校科研工作者最难能可贵的品质。跟着李教授干,我们干劲十足,我们都应学习他的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科研探索精神!”

      在李东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研究中心张学梅老师也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晋升副教授职称。“李东教授经常说,机会对自己已经不重要了,但是对你们年轻人来说却非常重要,应该把更多机会让给你们,让你们变得更好。”

      “与其说他是领导,不如说他更像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十分低调朴实且无私。”在张学梅心里,这位老领导身上,永远散发着催人向上的力量,和让人由衷敬佩的高尚人格魅力。

      “我们的工作简单、高效,很少有正式会议,几乎不耽误彼此多少时间。他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在这十年里李教授从来都没有一次迟到,永远比约定的时间要早;他有很高的工作效率,他的工作永远都是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从未逾期;他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从事科研工作已有数年,对于实验数据一定要求真实性,弄虚作假行为绝不允许……”

      没有任何思索,谈起李东教授的工作和为人,张学梅老师总是滔滔不绝:“也许有人会觉得用‘从来都没有’‘从未’‘绝不’这些词评价一个人太绝对了,但是这些却真真实实在李东教授身上体现,因为他确实都做到了!”

      “听到李东教授要回国,自己内心显得十分复杂。一方面想着他终于可以回去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是又特别不希望他离开,毕竟相处多年,彼此之间感情已经十分深厚,有些难以割舍。”张学梅说。

      “在这里,我更加守时守信。”在李东教授看来,守时和守信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含义。

      “守时,是承认时机、时势是客观的,学校为研究中心创造了时机,而自己和团队能做的就是把握时机,尽能力做去。守信,是明明白白做事,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

      临别之时,李东教授引用一位伟人的话勉励青年教师:“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他认为,重视年轻人才的培养,世界应该如此,国家应该如此,高校也更应该如此。

      “让人欣慰的是,西安思源学院不光认识到这一点,也十分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为我做出了榜样。”

永葆一份初心,实现报国愿望

      “中国工程院有一位院士曾经对我说,如果能够培养出一批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程师,那么你回来报效祖国的愿望就比较圆满了。”

      “其实,这也是我回到中国,来到思源的初心。现在我终于可以对自己说,我没有忘记初心,报效祖国的愿望实现了!”李东教授说,结束这段美好的经历后,他将回到美国圣路易斯与家人团聚。

李东教授与其团队参加学术会议

      留恋之余,他依然牵挂着学校的科研工作:再生水厂的省级科研项目如何推进?富油煤低温干馏中的热解动力学问题如何突破?校内节能减排如何继续创新?教师的科研参与热情如何更好地激发……

      “目前研究中心还需要再扶一把,再往前推进几步。如有必要,我非常愿意通过远程形式,继续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效力。”

      “希望中青年教师以敬畏之心对待工作,一点一滴去积累,一步一步去奋斗,不断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相信有辛苦、有付出必然有收获。”李东教授说。

      50年前,李东教授在中国四川成都进入四川大学化学系学习化学,这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现在,在中国陕西省西安思源学院,他即将圆满完成聘用外国文教专家的任务,并以此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终点。

      诚如李东教授在即将离任的报告中所写,入职以来,在思源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美好的,值得终生回忆和珍藏:“在思源的时光很短,短到我还没意识到时,岁月便如白驹过隙而流逝。在思源的时光很长,长到美好的回忆如天上数不尽的繁星闪耀着光芒。”

      朴实无私、阳光向上,沉稳低调、简单高效、执着坚守……李东教授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对科研永不止步的追求,赢得了身边所有人的爱戴与尊重,激励青年教师无悔教育初心,坚守科研理想,为中国能源与化工大数据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

      正如李东教授对自己的评价:“我可以欣慰地对自己说,为中国的能源与化工研究,我做到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文/张树灵;图/梁磊,部分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