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研究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6-03-18]


摘要:高职教育具有知识复合基本特征,这不仅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定位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在于下列方面: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等等。这些都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出了复合性要求。为此,要正视这种客观现实,发现、探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能力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习、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以谋求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知识复合 以人为本 教学模式
引子
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势必带动全社会的产业结构、职业教育和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去培养人”?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重视单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以人发展为目的的复合型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尤其是近一二年来,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给高职教育的人才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一、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的内涵
1、什么是高职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人类从事生产、社会活动离不开四种人才:第一是学术型人才,这种人才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发现规律,创造理论;第二种是工程型人才,这种人才应用学术型人才创造的理论从事规划、统筹、设计;第三种人才是技术型人才,也称作中间型人才、工艺型人才、执行型人才,现在统一叫做技术型人才,他们是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的技术人才,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将工程型人才的规划设计变成现实的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项目;第四种人才就是技能型人才,他们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的直接操作者。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第三、第四种人才为定位依据的。而其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第三种人才为主要任务。即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这一定位,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具有知识复合基本特征。高职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可以表述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统一;经济知识、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协调;各层次知识衔接;知识内涵与外延的可持续发展。
2、高职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的表现
(1)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统一
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素质的整合,具体表现为从事某种职业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构建以理性思维为框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人文素养为底蕴的能力教学体系。知识与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广博的知识是多方面能力的必要条件,多方面能力又是广博知识的生动迁移。
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在理论的深度方面,中职教育以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为主要任务,学生在理论方面的要求只要知道是什么,怎么样就可以;而高职教育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理论的把握上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怎么样”的思路才能更加开拓,行为才能具有创新深化的基础。所以,高职教育传授给学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而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专科教育的地方是高职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毕业生从事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订岗,具有零适应期或很短的适应期。使学生能够学的实、用得上、提得起、留得住。能力的培养除课堂教学外,实验教学、情境模拟、深入企业实习实训 以及社会活动的融合参与等均是实践知识传播的主要渠道。适用、够用的理论知识与实用、使用的实践知识的相互借鉴、补充、协调统一,是高职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的表现之一。
(2)以职业岗位为焦点的经济、技术、管理知识的协调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和智能成分都不断增加,各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已不能单一化和简单化。
1)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需要多于新技术有关的职业岗位,如机器人技术人员、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人员、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人员、柔性加工系统操作、调试、维修人员、数控机床操作、维修人员,这些都是技术性人才,其本身对技术知识也存在复合性要求,如不仅要懂得机器设备的硬件知识,更要懂得计算机软件应用知识、设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知识、人机配合与互动等知识。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以金融、物流、通信、旅游、房地产等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分布出现了新的趋势,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职业岗位,如广告设计、商务代理、旅行社经理、证券咨询员、投资分析员等,这些岗位大部分在服务一线,需要熟悉服务技巧、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需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体现了经济、管理、社会人文知识的复合性。
3)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产业群的出现,也出现了不少复合型岗位:相关技术的复合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技能的复合如加工中心的编程、操作、维修;技术与经济的复合如工程造价管理;还有技术与管理的复合;经济与管理的复合;经济与人文的复合等。
目前,教育界把高职教育的人才定位为“银领”,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具有白领的人文素养、严谨而活跃的思维;又具有蓝领务实与执行的能力,这本身更加说明了人才复合型的本质特征。
(3)以使用、适用为结果的各层次知识的衔接
高职教育是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从这一目标出发,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知识和技能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学生应学会适应对各层次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4)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知识内涵与外延的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的完善和人的发展为本。高职教育是造就人,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过程。高职教育重视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方面的作用;除除此之外,重视在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生存 (learning to be)是世界各类教育的内容和宗旨所在,更是高职教育的内容和宗旨所在。为此,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要求高职教育的知识内涵的深入和外延的拓展使人提高工作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在社会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所在。
3、高职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的现实与长远的意义
高职教育的知识复合基本特征,不仅对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还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和属性的完善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服务目标、适应变化和注重发展等诸方面。
(1)以人为本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主动、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是最宝贵的资源。高职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是以人的能力的提高和人的品格、修养的完善为过程的。人的成功依赖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人文素质包括道德修养、个性人格、理想追求、人际关系等都,主要指人的涵养,与人性、情感、欲望、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做人的素质。这两种素质具有复合性特征,其培训和养成是靠知识的复合性来实现的。
(2)服务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所谓应用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复合型,只有以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3)适应变化
市场经济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以劳动力市场而言,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岗位群会出现裂变、聚合、迁移等现象,那种依赖于一种知识、一种技能,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高职教育的知识复合特征为适应这种变化打造了前瞻性和理智性的基础。
(4)注重发展
适应经济变化的需要,培养学习者在变化的劳动力市场中成功地技能和素养,也是学习者自我完善的重要方面。能力本位、授人以渔是高职教育关注环境变化、关注人的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的客观依据
1、经济全球化进程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知识复合基本特征
1992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在《21世纪的角逐》一书中提出“20世纪是一个追赶性竞争的世纪,21世纪则是一个角逐性竞争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为了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大量具有涉外知识、能面向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富于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外向型整合型职业人才。对这些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是1)思想和心理状态良好。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现代竞争意识和积极开拓精神。2)知识结构上立体交叉整合。以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以专业为主干,以世贸组织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为分支。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又有较宽的知识面;既精通专业与管理,又熟悉国际惯例和法规;既具备国际经贸、商务行情、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一些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3)在能力结构上应多元复合。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具有熟练的外语会话、公关和判断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分析、设计的能力。
2、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知识复合基本特征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为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通过知识的流动加速实现其他资源的社会价值。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无形化、虚拟化、软性化、中空化、知识资本化、可持续化、全球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求学习者不仅学习和运用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本领,有了这种本领就会进行知识信息的整合加工与再创造。这种本领的产生决不是在单一知识学习的环境下能够产生的,而必须是复合型知识学习的产物。
3、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事实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知识复合基本特征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德国,德国的教育历经100多年的改革,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体制,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以双元制培训模式为主的教育体系。双元制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从总体上讲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写作、交往、自学等一些列关键能力的培养。双元制课程模式为达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款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型、课程实施的双元性,课程比例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以及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为双元制能力本位的实现并为现代化企业培养适用人才起到了有利的保证。
双元制教育做到了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依据,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中心,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双元制模式注重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复合性的知识来培养复合型的能力。比如,通过应用性项目培训法,在培训学生的业务技能的同时,培养以下的关键能力:第一,实训任务的组织和执行:其重要能力是目标坚定性、准确性、系统性、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第二,交流与合作:其重要能力是直率、合作精神、同情心、顾客至上的精神;第三,学习及科学方法的应用:其重要能力为学习方法的应用、抽象能力、转化应用能力、思维系统性;第四,独立及责任心:其重要能力是同步思维能力、可靠性、行为周密性、自我批评能力;第五,心理承受能力:其重要能力是注意集中力、耐力、细心、适应能力。
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具有知识复合的特征。
4、发展中国家当前的工业化进程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知识复合基本特征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上发生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一次是在50年代末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把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日本抓住了技术和资本转移的机会,向美国引进先进设施技术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并通过职业教育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很快使日本成为东方小巨人。第二次是在70年代,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抓住了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而最终成为亚洲四小龙。第三次,是在80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搭上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末班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这种建立在传统工业化道路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使我们付出了沉痛的资源代价。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我国未来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一要靠科学技术进步,二要开发我国最大的潜在资源----人力资源。目前,在数控技术应用领域,全国每年需要新增几十万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在现代服务业中需要大量通信、金融、保险、物流、批发、采购、农业支撑服务、中介和专业咨询服务等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数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需要。现代制造业或是现代服务业的岗位特性的要求决定了高职教育具有知识复合性。
5、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更加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年-2003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从43万增长到200万,在校学生数从117万人,增长到480万人,高等职业院校已达908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8%.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陈至立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职业院校办学指导思想上要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对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反应要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要快,市场需求信息要灵,就业渠道要通畅。二是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和技术推广要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突出技能教育,突出实验、实训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做到不仅要对口更要接口,教育和岗位零距离。三是推动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高职教育的人才类型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教育知识的复合性。
三、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的应对措施
1、构建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教育部已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为:(1)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4)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6) 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阐明了高职教育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实现途径的指导思想。具体来说,要满足高职教育知识复合基本特征要求,重点在于要构建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主要内容是:以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课堂教学、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学生、教师、管理三位一体(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管理主线);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素质是关键)。
在培养过程上要逐步落实 “八双”的教学模式:
双线---建立适应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双纲---编写出适用、规范的理论课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
双师---培养教学系列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实训系列教师(如助理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取得双师证书、参与企业经营实践、参与企业咨询策划、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等多种方式,配置、培训、培养、锻炼、调整,优化师资队伍,这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
双基地---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双教材----通过努力编写出有高职特色的理论课教材和实训课教材;
双改---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改革考核方法(笔试、口试、面试、技能展示、综合测评等);
双证书---使学生获得大专学历证书的同时,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
双过硬----通过加大学时并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使学生适应外向型经济区域对人才的需求。
2、构建开放与柔性的专业建设模式
开放性是指以服从市场需要,吸纳最新内容为核心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的开放性设置与开放性调整。柔性是指按照基础适度、模块灵活的要求进行课程结构的变化和板块之间的组合。按照“区域产业结构特点----确定专业结构----进行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内涵”的思路进行专业建设。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遵循的方针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力求满足四个要求,即:
① 全面性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② 实践性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所学专业理论能够使用、实用、适用。
③ 先进性要求---熟悉掌握先进知识和成熟技术,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需要。
④ 社会性要求---学会相处、公关、协作、合作。
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按照以下原则:公共课---注重基础,培养素质;职业基础课—精简,适用,服务于专业;职业技能课---保证比例,强化重点,培养动手能力; 特征突出----外语、计算机两个不断线、实现双(多)证制。
3、构建“一主、三段、两翼、三个不断线”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复合型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靠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为“一主、三段、两翼、三个不断线”
一主:能力培养为主,贯穿教学全过程。
三段:基础理论教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专长理论与实践教学(专长理论教学如国际商务专业的进出口业务与报关、商务单据流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货运代理等。)
两翼: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
三个不断线:实践 ----理论 -----实践的教学规律三年不断线;计算机教学与实践三年不断线;外语学习三年不断线。
4、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体系
高职教育知识复合性特征的积淀与显现,不仅仅是依靠教学模式的建设和教学过程管理就能实现的,还依赖于先进的校园文化的系统构建。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教育思想、集体意识、行为规范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辐射功能和激励功能。
先进的校园文化包括如下的内容:
(1)理念系统:包括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方针、办学原则的设计与规划;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
(2)识别系统:校园环境与风格,校园标志、实训条件、图书馆、校刊、招生广告、就业指导、宣传报道、行为规范等等。
(3)活动系统: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为目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重点是学生社团活动,对学生来说,这是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张扬个性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了自己,锻炼了自己。
总之,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获得了成为复合型人才的信息动力。营造了实现知识复合特征的氛围。
结尾:
高职教育的知识复合特征不是教育者的意志,而是由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决定的,是人才类型的定位决定的,为此,高职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求,不断探求高职教育知识复合特征的客观规律,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