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校企双导师制更有助提高全日制专硕生职业能力吗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8-12-11]

为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向依托科技进步、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转变,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自200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生”),招生规模从2010年占硕士生招生总数的24.8%攀升至2016年的47.4%。同时,高校相继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其中重要举措之一是逐渐改变传统单一学术型导师制度,试行校内和企业双导师联合指导制度,从导师个体层面建立校企组织间的深度联动机制,提高专硕生职业能力,以提升教育质量及与产业结构的适配度。与传统单导师制度相比,这一新的导师指导制度是否提高了专硕生的职业能力?

本研究以6所高校的部分全日制专硕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倾向匹配得分法和质性分析法,研究校企双导师制度对专硕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机制,以期为专硕生培养机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匹配提供实证依据。

一、文献述评(略)

二、分析框架、方法和数据

(一)分析框架

在学生发展的院校影响理论模型中,师生互动被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要素。Astin的I-E-O模型将教师教学风格视为环境要素影响学生身心发展。Tinto的辍学模型描述了师生互动与学生辍学概率间的关联机制,师生互动通过促进学生与学术、社交环境融合,进而降低辍学的可能性。Pascarella的一般化模型明晰了师生互动的影响机制,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努力的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发展。Kuh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参与概念,师生互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机制首要是通过增进学生参与而实现。

根据院校影响理论模型,单、双导师指导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可能存在差异。不同导师制下导师与学生间互动频次、内容不同,如交流培养计划、提供选课建议、师生交流中学生话语权的使用程度等差异,可能使不同指导制下的学生对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的明晰度有所不同,进而积极投入各项学业活动的参与度也有所不同,造成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存在差异。双导师指导下,与学生互动频次更多,交流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可能更努力投入学业活动,使各维度职业能力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

(二)方法和数据

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控制学生背景、除导师指导外的高校其他服务满意度(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业参与度等变量,以单导师制为参照基底,分析单、双导师指导下专硕生职业能力的变化差异。在此基础上,使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校正普通最小二乘法难以克服的自选择偏差问题,进一步分析导师制度差异与专硕生职业能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于专硕生是单导师还是双导师指导,并不具有随机性,为避免样本选择问题对结果造成的误差,使用PSM方法对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异质性进行控制。之后,使用质性分析方法归纳双导师指导类型,分析双导师制如何影响学生能力提升。

本研究于2014—2015年使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天津、上海、西安4地的6所高校(4所“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和2所其他应用型高校)专硕毕业生进行调查,每所高校发放问卷100份共计600份,除去无效应答(无应答和奇异值)后的有效问卷为586份。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学生个人背景信息,学生学习行为、对导师指导、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的评价,以及职业能力的变化。职业能力的变化是因学生接受专业学位教育而获得的改变,包括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变化三类,数据通过学生自我报告来获得。导师评价是采取李克特量表来衡量学生满意度,将满意度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无法确定、满意、非常满意”5类。从2014年到2017年,陆续对4地6所高校中的部分工科和社科类全日制专硕毕业生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共计访谈学生21 人。访谈主要询问导师如何指导,学生认为自身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如何提升等,每位学生的访谈时间为30-60分钟不等。访谈对象的数量确定根据饱和原则,当导师指导不再有新的类型显现时即结束。

三、不同导师指导制下学生职业能力变化差异的PSM分析

(一)不同导师指导制度下学生职业能力变化的描述分析

在调查中,将近一半(48%)的专硕生属于双导师指导。全日制专硕生职业能力表现在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在职业能力变化的各个维度,双导师制指导的学生认同均值都高于单导师制指导的学生。其中,在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维度,双、单导师指导的学生认同均值差异相对大于专业知识维度,尤其是在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知识更新、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差异较大,表明双导师指导的学生将更有可能在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获得更好的提升。为确认导师指导制度差异是否是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变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将控制其他变量做进一步分析。

(二)未考虑样本自选择偏差的计量分析

根据前述分析框架,使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控制学生个人特质(性别、户口、学科、院校层次等)、学业参与度、院校服务(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等变量,分析不同导师指导制下学生职业能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计量回归系数显示,控制其他变量后,无论接受单还是双导师指导,专硕生在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均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即相对单导师,双导师指导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效应并未显现出优势。

(三)考虑样本自选择偏差的PSM计量分析

鉴于普通最小二乘法忽略了样本的自选择偏差,学生选择单导师还是双导师指导并非随机行为,使用PSM方法估计以解决自选择偏差。采取Kernel匹配法对接受单导师和双导师指导的学生进行匹配分析。匹配前后,各控制变量显著性发生变化,匹配后两组样本不存在显著差异。均值t检验结果显示,在0.1显著性水平下我们无法拒绝户口、就读选择(是否保研)、学习参与、实习参与和教学方式组别间各项指标相等的原假设,由此判断匹配变量选择较为合适,配对完成后的两组样本在个体特质、学习和实习参与行为、对教师教学的认可方面存在较高程度的内在一致性。

四、校企双导师制如何提升全日制专硕生实践能力:情境认同中的默化

倾向匹配分析表明,与单导师相比,双导师指导更有益于提升专硕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前述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中,双导师与专硕生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度,进而提升专硕生实践能力。那么,双导师与专硕生互动如何提高专硕生参与度,进而提升专硕生的实践能力?鉴于专硕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体验者,其感受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教育服务的质量,本研究以上述高校的全日制专硕生为对象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进一步采取质性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分析。根据受访专硕生对双导师与专硕生互动的功能导向等方面的描述,可以将现有双导师制分为三类:共生型、竞争型和形式化。

(一)共生型的双导师指导

典型特征是双导师间存在合作项目或者研究方向一致。双导师与专硕生间的互动主要通过课程、论文、项目或实务经历三类媒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默化提升专硕生的实践能力。课程方面,聘请企业导师讲授实务课程,讲解实践应用。专硕生认为这类课程开拓了视野,贴近实务,甚至是专硕学习的很大特色。论文方面,由于双导师方向一致,专硕生论文指导上导师间鲜少分歧。

项目或实务经历是提升专硕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媒介。共生型双导师间存在合作项目或方向一致,能够给专硕生提供实习机会,使专硕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部分项目或体验实务。尽管导师与专硕生互动频次不会过于频繁,但极为重要的是,企业导师提供了被专硕生高度认同的实习情境,专硕生主动性得到极大激发。这种认同体现在实习机会、实习与专业的匹配以及实习中的引导等方面。在企业导师引导下,专硕生不仅可以获得较为优质的实习机会,到行业内的顶尖企业实习,而且实习内容和专业方向高度匹配。

在实习过程中,专硕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实习引导,潜移默化提升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习内容上由浅入深,如有受访专硕生谈到,“先分配到科室,科室的领导和同事带着你做一些事情,都是特别基础的工作,大概三个月以后,差不多才把那里的东西熟悉了,然后就会独立给你一些东西,项目中小的部分给你完成。”二是双导师间的充分交流与引导。如工科学生因存在合作项目,实习过程中师生交流频次虽然不会很频繁,但是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和专硕生间都能进行较为充分的项目交流,“我们做的项目就是那边的,有时候要回来跟导师见一下面,说一下进度之类”;而社科类专硕生由于研究方向一致,导师与专硕生间虽然不存在直接的课题交流,但是实现了行业准入引路人的角色,引导专硕生进入某个行业,如受访专硕生谈到,“可能不是导师直接交给你,因为一般导师都是一些高级合伙人,他不会直接给你东西做,都是一些其他的同事,还有一些其他的合伙人给你做一些事情。”专硕生在这样情境认同的状态下,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如实习中遇到困难,能够自己体会和感悟,“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多请教,但是也不要去太麻烦周围的同事,那可能他们事情确实很多,还是在工作中找到困难解决方法。”

(二)竞争型的双导师指导

这类双导师的典型特征是双导师间没有合作,亦或研究方向不一致,校内外导师间极少交流。

双导师与专硕生间的互动也是主要通过课程、论文、项目或实务经历三类媒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专硕生参与,默化提升专硕生的实践能力。竞争型双导师指导下,专硕生普遍认同学校开设的实践性课程,这类课程会请校外专家来讲课。“软件在企业里面都能直接拿来用”,“去企业里面不需要经过另外的培训,上手非常快”。

但是,竞争型双导师最突出的难题是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存在分歧。校内导师偏向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企业导师关注论文的可实现性和实用性。如一些学生感觉“夹在中间很难受”,“校内导师指导,就是写完了深度不够,大致方向性的”。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企业导师“对做论文方面起不到什么作用”,也有学生认为校内导师指导很少,“说实话大部分校内导师其实跟我们实习方向做的东西不匹配,他们基本上就是最多只是了解这一块的东西,但确实不知道”。

在项目或实务经历方面,虽然这类专硕生也是在实习过程中完成部分项目或体验实务,但是和共生型双导师制指导的专硕生相比,由于实习机会找寻比较随机,或导师介绍熟人关系,或被别的导师顺带安排,或学校沟通联系企业来校,双方自主选择,由此对实习情境的认同存在偏差。

认同实习情境的学生表明,实习内容和研究方向高度匹配,而且实习是循序渐进。开始是做一些比较边缘化的东西,熟悉之后会参与一些项目,专硕生对工作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实际工作训练培养人的独立能力,增长了见识,动手能力更强,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积累了一些项目经验,对实践了解更深刻。如受访专硕生谈到,“项目工作量比较大,需要人来做,可能就会让我们实习生做这些东西,慢慢就会跟同事一起做项目。”“刚开始都不怎么熟悉,都会带我们现场参观,这一阶段过了之后,会帮他们整理资料,再之后是会参加一些工作项目。”但是如果专硕生无法认同实习情境,与专业方向或专业兴趣不匹配,将难以参与其中,感觉受益不大。

(三)形式化的双导师指导

该类双导师的典型特征是形式上双导师制,但实际是单导师指导。专硕生谈及企业导师,“就是只知道形式上有一个企业导师,完全没有见过,不了解。”

导师与专硕生间的互动也是主要通过课程、论文、项目或实务经历三类媒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默化提升专硕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置方面没有企业导师上课,但是会开设一些实践类课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动手能力。论文方面,主要是由校内导师指导,不存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上的分歧。校内导师与专硕生的交流主要通过每周例会沟通项目进展的方式进行。受访专硕生认为通过例会,首要是自学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被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其次是语言表达能力,“每周开例会,把你遇到的问题讲一下。看看下一步方向有没有偏,或者是有什么不知道......只有你把它讲出来,让大家都明白了,才证明你真的看懂了”,而在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偏少。至于实习情境能否提升实践能力的功效,则取决于实习单位需求和自身能力供给的匹配程度,受访专硕生感触,“私企他更看重你的能力,但是相对于国企来说,他就是或者是研究所科研单位,更看中你的科研能力”,如果不匹配,“在实习公司没有什么可做的,基本上是闲着”。

(四)小结

双导师与专硕生互动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不同类型的双导师制如何互动,进而提升专硕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表明,情境认同在双导师指导中发挥了重要中介作用。当专硕生认同所处情境时,能够更有效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投入学业,潜移默化提升其能力。比较三类双导师的指导类型,共生型双导师指导下的专硕生相对更认同所处情境,无论是课程、项目还是论文指导,专硕生更能够积极投入各类学业活动中。竞争型双导师指导下专硕生虽然认同实践课程情境,但对项目和论文指导情境方面却看法不一;而形式化双导师指导下专硕生认同度最低。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院校影响理论,专硕生参与是影响专硕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导师指导效应的发挥主要取决于能否提高专硕生参与度,但对于导师指导如何提高专硕生参与尚未有明晰的论断。本研究表明,双导师指导之所以能够提高专硕生参与度,进而提高专硕生实践能力,是因专硕生对所处情境的认同而实现。当专硕生认同所处的情境时,如工作情境中的实习机会、实习内容与专业的匹配度,及实习中的引导等,能够通过循序渐进地实习参与,积极投入各类事务中,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实践能力。

(作者:石卫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惠文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中国高教研究》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