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民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探析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7-01-11]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力发展民办普通高校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民办普通本科院校作为全国普通高校队伍中的新成员,如何能够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走上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其专业设置与结构优化,就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民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的统计分析
截至2006年5月,全国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共28所,本文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其中的26所(中英合办、内地与香港合办的两所除外)。通过权威数据分析,民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两方面的特征。
1. 民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公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严重趋同。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按普通本科专业在全国高校的布点数排出前10位的专业,并将公办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相关专业的布点数一起列成表1。可以看到:公办高校、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布点数排名前10位的专业,与全国排名榜前10位的专业完全相同,仅次序不全相同;民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数排名前5位的专业,都落在全国公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排名榜的前6位。
表1 全国普通本科专业布点数排名前10位的专业名单(2006年4月)
专业 专业点数
全国总数 公办高校 独立学院 民办高校
英语 830 576 229 2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89 576 223 24
国际经济与贸易 610 410 181 19
艺术设计 606 400 188 18
法学 588 441 140 7
市场营销 579 405 156 1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28 395 125 8
电子信息工程 518 364 138 16
工商管理 511 362 137 12
会计学 474 339 127 8


资料来源:专业布点数根据《200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公布的专业名单(截至2005年10月)与教育部2006年4月13日网上公布的增设专业名单(截至2006年4月)进行统计。其中全国专业布点数含公办高校、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 。
可见,民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全国公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严重趋同。公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竞相设置的本科专业,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也竟相设置,这将导致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今后必须与公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同台竞争的严峻局面,势必严重影响其自身生存与发展。
2.民办普通高校之间本科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而且科类分布高度集中。通过表中数据得知,在26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中,92%以上的学校设置了英语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69%以上的学校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61%以上的学校设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46%以上的学校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这表明,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之间的本科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也相当严重。
2005年,19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另有一所学校的招生人数没有公布,故不计入)共招生2.6万多人,其中,经济学类的4个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共招生3233人,工商管理类的6个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共招生4746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共招生4582人,电气信息类专业共招生4883人。上述4个二级类仅占71个二级类的5.63%, 而这4个二级类共招生1.7万多人,占招生总数的66.89%,可见招生人数的科类分布高度集中。这种状况也将加剧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竞争,同样影响民办普通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与上述情况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农学门类和涉农类专业备受冷落:2005年,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只有1个农学门类本科专业即园林专业招生,再加上涉农类的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共招生673人,仅占招生总数的2.58%。
二、民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民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严重趋同与科类分布高度集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当年因需而设,现在没有应变而调。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班起步的。办学者在市场的博弈中,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大量举办成本低、收益高的经管类、外国语言类专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并且加入了W TO,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等专业人才曾一度成为紧缺人才。于是,大家竟相设置这些社会紧缺又是低成本高收益的专业,而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又具有举办这些专业的经验与条件,这是在专业设置上严重趋同的重要原因。但是,目前这几类专业人才培养已经供大于求,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特别是一些办学质量和水平不高的学校,问题更为突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却没有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致使专业设置趋同的现象至今仍未改观。
缺乏创办新专业的实力,办学机制不灵。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中还有一批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而专科办得最多的专业也是市场营销、会计学、艺术设计之类的。因此,这些学校的师资队伍在学科结构上以经济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语言文学等为主体,基本教学设施则以计算机实验室(包括各种模拟实验室)、电工实验室、语音室为重点,其他学科的师资和教学设备相当薄弱。要调整专业结构,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基本教学设施建设,这就需要足够的经费投入作保证。但是,正如有学者已经指出的,对民办高校而言,"学费水平已达到极限,政府补助难以获得"。办学经费不足,使得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创办新专业力不从心。而迄今为止,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自主筹措办学经费的渠道并不畅通,所谓灵活、多元的投资办学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三、关于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建议
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作为民办高校中的"领头雁",如何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是我国民办教育事业中的一项新课题。关键之处在于认识到与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的现实差异,并真正作为发展对策的出发点。与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相比,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办学历史短、实力弱,学费高而生源基础相对差,这些都是它的"比较劣势"。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比较优势在哪呢?没有历史负担,办学自主权相对大些。在本科院校的竞争行列中,民办高校必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尤其在发展的早期,要敢于和甘于做"拾遗补缺"性的工作,在办学过程中积累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水平,打造自己的特色,从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调整本科专业结构:面向需求,灵活调整;细分市场,拓展空间。专业设置与公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严重趋同,是目前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硬伤"。不是说公办高校已经办的专业,民办高校就不能去办,关键在于,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会随着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而变化,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必须随时关注市场发出的信号,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比如,世界制造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电子、机械、汽车、化工等先进制造业的国内外企业增长迅速,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如数控技术、汽车制造维修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技能人才已成为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可努力创造条件设置培养这些紧缺人才的专业。
中国面临一个现实的矛盾是:有些大家都愿意办、学生愿意学的"热门"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而一些国家急需人才的专业(诸如农、林、地、矿等),却被视为"冷门"。现在许多民办高校也愿意"随大流",容易招到学生。但毋庸讳言,当某个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时,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其实,那些所谓的"冷门"专业领域,正好是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可以去占领的空间。当然,这里有一个如何加强宣传,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专业的问题,但首先是民办高校自身要转变观念,不是跟着学生的"感觉"走而是跟着社会需求走。
对民办高校而言,市场需求是专业设置的重要根据,因此,应当认真地研究市场、细分市场。社会对某些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要进一步细分需求特征,找出"长线中的短线"、"冗余中的稀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要坚持"差异化"发展策略,必须注意到这一点。例如,现在全国高校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等本科专业规模已经偏大、供过于求,但市场给出的信息却表明:英语专业中的同声传译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大型机人才和信息安全人才、新闻学专业中的网络新闻人才等依然供不应求。找到专业人才需求链上的需求缺口,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形成专业特色,才能增强专业的市场适应性,拓宽发展空间。
准确把握办学定位:面向基层,注重应用;错位竞争,特色取胜。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应当主动适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和条件,准确定位。民办普通高校应当坚持大众化教育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应当主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应当成为社会急需的本科层次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基地。这种定位既可以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又可以发挥民办高校自身的优势。由民办高职升格的本科高校,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已经积累了一批丰富的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他们与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相比,有"三长三短":长处是具有举办职业教育的丰富经验与办学条件,短处是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比较薄弱;长处是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短处是缺乏"学术型"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长处是拥有一批长期合作的厂矿企业,短处是缺少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中心。因此,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应当扬长避短,把应用性人才作为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依托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的优势,如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示范实训基地等等,通过就业市场调查瞄准高技术职业领域,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选择符合职场需要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加强与厂矿企业紧密合作的同时,加强符合民办高教发展的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建设,建立一些实践性强并且有一定内涵发展的科学研究中心,进行一些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性强的学术研究,为民办普通高校的发展增添羽翼,充实后劲。只有这样,民办普通高校才能够与公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进行"错位"竞争,以特色取胜,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责任编辑:吴绍芬)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