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关于加强机电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考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7-05-29]


   1999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在整个社会对如何协调高职教育规模、质量、效益不断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院以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为龙头,开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建设工作,已经建成了4个省级特色或品牌专业,研究成果《高职高专教育机电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和《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专业建设形成了若干标志性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机电制造类专业的改革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一、植根机电制造行业,构建机电专业领域
  1.瞄准支柱产业,面向专业服务。江苏是制造业强省,制造业是其最大的产业门类。江苏出口总额的95%为工业制成品,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份额多年来保持在90%以上(2005年近8000亿元),制造业提供的增值税占全省增值税总收入的70%。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优势产业为支撑、关联产业集聚发展的国际制造业基地。根据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无锡正在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目前,无锡市的国企、外企和民企三足鼎立,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0%以上。
  长期以来,我院深入地研究江苏省,特别是无锡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从学院传统专业出发,确定机电制造类专业为学院的主体专业,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以无锡为中心的苏锡常地区及长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发展。紧盯制造业,追踪产业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进步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变化,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高职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2.围绕制造行业,设置“同心多角”专业。我院具有服务江苏制造业的传统历史,又地处制造业发达的无锡。机电制造类专业历来是我院的强势专业。建校初期,农机部批准学校开设四个专业,其中内燃机制造、水利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为机电类专业,工业企业经济组织专业是围绕制造业附加产业设立的专业。办学四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机电制造类专业为主体,并紧跟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先后增设了电气自动化和数控技术等专业。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以机电制造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五”期间,学院在认真研究分析江苏机电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围绕制造业的核心产业、关联产业、附加产业等“产业链”设置专业群,形成了“以机电专业为核心,同心多角发展”的机电专业领域。我院针对制造业的核心产业设立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汽车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针对制造业的关联产业设立材料成型、模具技术等专业;针对制造业的附加产业设立机电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数控设备维护等专业,不断整合资源,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更好地服务机电制造产业。
  二、做强机电专业领域,打造机电技术平台
  机电专业领域是我院立校的根基所在,是我院专业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具有稳定发展潜力的主干专业群。建校以来,特别是举办高职教育以来,我院围绕做强机电专业领域、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1.全方位探索实践,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多年来,我院在机电专业领域探索在前、实践在先,形成了一系列的改革经验和成效。学院较早应用平台战略理念,构建了“一个平台、多个方向”的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按照“Y”型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专业教育教学改革。2001年,学院成立了“课程模块化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以课程的教育教学、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制定课程模块标准,将课程内容优化、重组为合理的课程模块。参照“超市”模式构建课程模块库(“课程超市”),目前已建成入库的课程模块有1000多个,为课程“购买者”(开发专业人员)提供了众多的“货源”(课程模块)。各系部根据不同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课程模块库中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进行组合,缩短了专业开发和调整的周期,提高了课程管理水平,保证了教学质量。2001年,我院“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被列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电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通过省级特色专业验收,同年,学院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列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2006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列为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从而形成了以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为龙头,省级特色专业为主干,院级重点专业为支撑的机电专业领域。
  我院《数控编程》和《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被评为省级一类精品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机械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被评为省级二类优秀课程。《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和《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被评为省高校精品教材,《机械技术基础》和《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被列为省高校重点立项精品建设教材。
  2.提高专项建设水平,提升基地技术层次。我院总结多年职业教育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职教思想,建设管理完善、技术水平与企业同步的先进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做强机电专业领域的保障。较早创办了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职业素质训导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工业中心,机电制造类专业有关的工业中心主要包括数控技术中心、汽车技术中心、电气技术中心等,仪器设备价值达3000余万元。
  “十五”期间,我院工业中心的建设更加注重技术层次的提升,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于是,在原来工业中心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了“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具有为中小企业服务能力”的机电技术服务平台,服务社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院依托机电技术服务平台的数控技术中心,主持了“产教结合型柔性制造系统”的开发,江苏省科技厅鉴定意见为“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机电技术服务平台的汽车技术中心中,开展了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等项目研究,得到了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青睐,学院与该公司共同申报省级科研项目开发与研究,已通过立项审批。学院培养机电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水平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做法得到社会、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2003年,面对众多竞争对手,学院中标江苏省的苏、锡、常、通地区“海尔服务中心”;2004年,我院被确立为国家级数控技术、汽车技术两个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同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5年又获得了省级财政支持,建设汽车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依托机电技术平台,服务装备制造产业
  1.创新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院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凭借工业中心先进的仪器设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法,努力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质量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等。机电专业领域在工业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一条主线、三个层面”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即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或能力)训练、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为三个递进层面的能力培养模式。目前“一条主线、三个层面”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国内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模式之一。
  学院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将创新教育与高职的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建设创新教育平台。以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活动为突破口,依托工业中心,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将创新教育“进课程、建平台、立项目、创机制”;抓住“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和院级教科研项目群这两个载体,将创新教育活动融入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之中。
  我院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明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人才。近两年,学生主持或参与的30多个创新教育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3年,作为唯一的高职高专院校,参加了“江苏省工科院校技能与创新项目大赛”,总分名列第二,与另外两所本科院校并列获一等奖;在2004、2005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中,我院连续两年各有1个单项获一等奖,7个单项分获二、三等奖,在江苏省高职院校名列第一;2006年机电50432班学生许武的“活塞式能量自给水阀”和“河道水底淤泥垃圾清理装置”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获批准;2002~2006年,我院作为全国唯一的高职高专院校代表队,连续五届参加了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CCTV机器人大赛”,与全国名校进行角逐,获优胜奖、最佳风格奖等奖项。
  2.利用机电技术平台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院的发展同地方机电制造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为充分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我院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将机电专业领域建成机电制造行业(企业)员工培训的基地、技术开发服务的中心。近两年,机电专业领域的教师为海尔培训近2000人,为其他企业培训职工2000多人,为40余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在技术开发方面,机电专业领域以产学合作中心、海尔培训服务中心、相关工作室为主体,建设技术开发服务中心,积极为企业解决生产中技术难题、协助企业完成新产品开发、与企业人员共同进行应用性技术课题研究、加工产品等。如数控技术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了产品制造工艺编制、设备采购的技术参数和市场价格咨询等问题;模具工作室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发了高难度模具,参与新产品的试验工作;汽车电控技术工作室帮助企业解决了新电子控制技术产品开发的试验分析等前期工作等,这些项目不仅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还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吴建生 冯渊 周桂瑾 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