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一堂课怎样才算讲得好
发布日期:2014-10-11

 

一堂课怎样才算讲得好
 
岳成章教授
 
 
课堂教学是院校教育训练的主要形式,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结合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努力上好每一堂课。那么,一堂课怎样才算讲得好?评判的标准是什么?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重点讲透,难点讲明,这是讲好一堂课的核心                                                         
具体要求是: 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所谓教学目的,就是要明确传授给学生以什么知识和技能,并指出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干什么用的。
1.突出了重点,重点讲透。
所谓重点,是为了达到本课教学目的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从全课内容中概括出来的、影响全局的、起着支配作用的、最关键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与基本方法。讲“透”就是指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方方面面的联系可讲的都讲了,重点也就自然透了。
2.突破了难点,难点讲明。
所谓难点,是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学生难于理解或容易误解的地方。关键是讲明知识点内在的逻辑关系,特别是重点与重点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得当,这是讲好一堂课的关键
开展教学法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经常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教学法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教学对象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必须把研究“学”和研究“教”紧密结合起来。没有学的教,必将失去教学的针对性;没有教的学,学就会陷入盲目性。
 “教无定式,学无定法。”这是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绝对没有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模式。但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法,评价的标准完全是看教学效果如何。要求教师既要对所教授的理论和教学内容精通、娴熟,又要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把理论课讲得有滋有味,能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人感到听他的课是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听了还想听,学了还想学。
具体要求是:
(一) 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立足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两个方面。“启”是指教师的引导启迪;“发”是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认为大学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喂着吃”,“抱着走”,采用“注入式”。课上讲得多,讲得细,讲得“天衣无缝”,几乎是“咬碎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能,就会采用启发式教学,将课程的精华“教”给学生,而不是“灌”给学生。讲课要讲得“含蓄”些,要留有问题,把学生引进峰回路转的知识道口。启发他们动脑筋想问题。学生理想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作为手段,经由自身的积极思考,不断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为此必须使学生经常感受到“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有“疑问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现分述如下:
疑问式教学法
   “疑问”能够激发人的求知欲,正如电影或小说中的“伏笔”和“悬念”可以激发观众去思索,并关心剧中人的命运一样。这里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以及学生产生疑问后,应如何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的方法有:
   教师对要讲授的新内容、新概念,找出因果“衔接点”,在衔接点处提出问题。或用疑问来揭示出前面内容和理论所潜伏的矛盾,引导学生思维来展开新内容。
1)当刚讲授完某一内容或概念,学生正想舒一口气时,教师重又提出新的思考题,以引起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充分注意和探讨的兴趣,加深理解前面的概念和内容。
2)提出一些综合性思考题,让学生去综合分析、比较、探索、思考,扩大视野。
3)精选讲授内容,可留一些内容,自然也就包括一些问题不讲,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学习。
当提出疑问后,在课堂上,一般不让学生站起来,一个个回答问题,因为那样可能浪费较多时间,而效果往往只有部分人甚至是个别人在积极思考。而多数学生则实际上处于旁听的地位,反而会松懈课堂紧张思维的气氛。而教师应追求的是调动全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故引出疑问后,最好仍由教师讲授。
疑问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处于一种“生疑——释疑——质疑”的循环往复中,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矛盾运动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
         讨论式教学法
                 受注入式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讲课都习惯采用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心智的参与性不高。但是,就信息的传递方式而论,课堂教学不仅有单向传授、双向问答,而且还有多向讨论等形式。因此,有必要适量地开设讨论课以丰富课堂教学。讨论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提出一个恰当的、有利于深入开展讨论和争辩的论题。讨论题一般由任课教师预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也可来源于难度大的测试题、综合性思考题、有代表性的考试题或考试题中的难题。学生提前准备好发言提纲,然后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和辩论。教师可视情况适时地少量提问或插话,以便指出问题的实质、难点和掌握讨论问题的方向。最后,由教师作出结论。
讨论课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下面谈谈我听完高等数学教研室几位老师讲课后的个人想法:数学课定理多、推论多、概念多、公式多、证明多,讲课的人感觉单调、干巴;听课的人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精神。为此,可适时穿插安排讨论课。例如,在求函数最大值求法时,老师可以提示“一确定的长方形钢板,如何才能做成一个容积最大的无盖水箱?”,从而引出函数的最大值的求法,让学生进行讨论。再如,数列极限这个概念是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基础,但它很难被学生理解透彻。有必要开设讨论课,让学生讨论“和“N”间的关系。再比如把函数展开成付氏级数,付氏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同“原函数”间的关系,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应开设讨论课,把问题搞清,澄清模糊认识。教师根据某节的特定内容开设讨论课,如在讲积分的换元法时,教师可以提示如何用换元法计算定积分的值,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积极思考,根据教师的引导,不定积分的换元法及牛顿——莱布尼茨公式解决这个问题,获得计算定积分值的方法。
不管是疑问式教学法还是讨论式教学法,无疑都会给学生创造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和教师有着同等的探求真理的自由,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学习情绪和探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这对于保证学习效果是极有好处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去钻研,去思考,不但思考是什么和怎么样,而且能回答为什么是这样,如果不这样将会怎样等问题。冷静的思考,深入的钻研,热烈的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性,形成了学生学习的自觉行动。学生与教师共同探求知识,共同由未知走向已知,从而克服了教师拼命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局面。
(二)提倡少而精,反对多而全。
少而精,主要是在“精”字上下功夫。具体做法是一压,二减,三加强。
一压,指压缩授课内容,坚决做到“三不讲”。
1)自学易懂的内容,坚决不讲;
2)公式的推导演绎过程一般不讲;
3)与书上雷同的例题不讲,解题运算过程不讲,不该讲的一句不讲。
二减,指减少学时。减少学时是什么概念?在每周6个工作日时,本科四年总学时为4000多;当实行每周5个工作日后,专科三年制总学时为2600;两年制专科总学时为1700。过去理论力学课是96学时,现为64学时,材料力学课是86学时,现为64学时。减少学时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一个教师用延长教学时间来达到教学要求的做法是不经济不科学的;一个学生用“开夜车”,拼消耗来取得满意分数的办法,同样也是不经济不科学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们也要树立这样一个教与学的新观念,就是下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是唯一出路。
三加强,是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加强那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关的问题,增加最精华、最重要、最前沿的知识。同时提高授课密度,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同学们的求知欲望。
(三)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把问题抽象化、神秘化。
        有的教师在讲述概念、定理、公式时,总是让人感到是孤立的、贫乏的和僵死的知识,不知道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去调动各种可能的教学手段(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教具、幻灯、图表、板书以及各种视听手段)作为学生排除思维障碍而进行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的工具,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奥道理通俗化、抽象概念形象化。
       尽管课堂上主要讲授理论知识,但同时也是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在讲授中应当说明理论提出的实践依据,理论的适用范围,并举出相应的实例。通过实例来解剖“麻雀”,尽可能指出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现实性与局限性。这样既使学生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又使学生了解科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四)提倡教学改革,反对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想。
教学上的改革可以归纳成四句话:(1)转变旧的、传统的、保守的教学思想;(2)更新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3)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4)克服旧的习惯势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量大大增加,来势非常迅猛。一个大学生在大学学习四年,毕业后在五年内他所学的知识大体是管用的。如果还按几十年前传授知识的老办法确实是不行了。现在必须转过来,转变成以培养能力为主。知识还是要传授的,问题是传授知识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他面对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毕业之后到工作岗位上去,面对着许多新的事物,他能够接受,能够很快地加以消化和应用,并且还能有新的发展,我们要培养的就应该是这样的人。
         第二句、第三句话,大家很熟悉,不必做任何说明,为什么加第四句话“克服旧的习惯势力”呢?现在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教师,我们所有在校工作的员工,谁都愿意把学校办好,谁都想把学生教好,但是,为什么一谈到改革就不容易了呢?问题就在于有个多年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嘛!那种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和一套做法是多少年延续下来的,现在要改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但非改不可。
三、提高学生能力,这是讲好课的根本
具体要求是: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并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使其愿意学、肯下功夫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进行了方法论的教育,教学生会学习。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去学习的人。”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犹如在书山中找到了攀登的阶梯和捷径,就可以自由地去摄取知识能量,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树立为“学”而教的观念,把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纳入教学的全过程。备课时,既要备自己如何“教”,又要备学生如何“学”,要教学生会学习。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是讲好课的基础
(一)      热爱教育事业,搞好教书育人。
        教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社会职业,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西安思源学院,我们就要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勤奋学习,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不但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调整人们职业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也可以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应该用“师德”来规范自己,要求自己,应该从各方面、全方位塑造自己、完善自己。
        三尺讲台,纵横天下大事,博采众家之长,传授专业知识,能谈笑自如,并非人皆可为。教师在三尺讲台前举手投足,教师的仪表、气质和风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施教中,教师不但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还要有潇洒自如的风度,衣着整洁,仪容端庄,举止文明,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把最佳的精神状态带入课堂,以充沛饱满的情绪出现在讲台前,在学生心目中树起美好的形象,并以此调动学生汲取知识的积极性。要坚决杜绝那些格调低下、粗陋轻浮的举止。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讲课艺术就是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最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钻研教育理论,苦练教学基本功。
 教师要搞好教学工作,还必须认真学好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这样就会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就会自觉按照教学规律办事,就会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基本功,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演、讲、写、画,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要讲好课,首先是要会讲话,“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意思是都会讲话,但讲话的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一样,那么教学用语就需要认真推敲,就要考虑怎样表达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讲课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力求简单明了,准确生动,具有穿透力。语速快慢适中,节奏感强,抑扬顿挫分明,逻辑严谨,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最佳效果。
讲课时的板书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板书是课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书写流利,字体工整,大小适度,无错别字。所写内容应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真正做到纲举目张。画图规范,迅速准确,排列有序,横平、竖直、弧圆,美观雅致,并与板书有机配合。同时还应注意到彩色粉笔的合理使用,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达到图文并茂,赏心悦目的效果。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增长知识。
(三)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讲好一门课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有人说,教师给学生的知识与教师自己掌握的知识,应该是“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这句话很富有哲理,教师没有“一桶水”,就讲不好“一杯水”,就处理不好这“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就不可能把“一杯水”讲深讲透。爱因斯坦曾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比作一个圆圈,圆圈之外的空白则意味着自己的无知。他认为“圆圈越大,它的圆周也就越长,他拥有的知识也就越多”。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业务水平,来源于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和长期的知识积累。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精通所学专业,才能备好课,上好课。
另外,课要讲得生动、有趣,还必须始终追踪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前沿和基础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光有基础理论而不去追踪前沿的知识,就不可能有发展和提高。发展是每门学科生存的条件。教育界所说的前沿一般有两层意思:一是科学技术的前沿,另一个是培养目标的前沿。例如,西安思源学院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某种高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追踪科学技术前沿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为此就必须坚持把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一是研究国内外关于本课程与教材更新的进展,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加以借鉴。二是研究与本门课程有关的科学技术近年来的进展,但是这种研究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研究,它不是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要研究这些新进展与所教课程的内在联系,以及研究怎样将这些新进展渗透、融化到教学与教材中去。同学们自然会在老师出神入化的讲解中,激发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掌握大量科学前沿的信息中去积极思考。
(四)强化师生感情,真心实意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做良师,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诱导性,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教材,去缩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还要把课程内容处理成“知识教学系统”,它除了用于学习外,尚有指出方法,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等作用。然而教师的能动作用要受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领悟水平和学习过程的制约。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主体能动性,他要感知、想象、体验、推理、理解,他要调动自己全部心理机能和每一根神经去思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视为朋友、知心人,做学生的贴心人,这样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和教学过程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就会在学生心目中有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当然,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毕竟要受到教师的制约(譬如教学进度、诱导方向、讲解方式、深浅程度等)。
        所以,教师从尊重和爱护学生出发,从提高教学效果出发,他就会特别注意主动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在思路上与学生达到默契,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去消除学生的被动感,尽量使他们得到通过艰苦探索而获得新知的乐趣。这时,教师与学生在感情上就会发生共鸣,双方的能动性都将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法国现代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有句富有深刻哲理的名言:“教育是以爱为其根的文化传递过程,其终极目的在于陶冶,达到人格心灵的全面唤醒。”因此,要想在课堂教学上做到“默契”与“共鸣”,除了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理解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之外,更要爱学生,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益友。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中的心理活动,才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眼神、表情、问答等方式来交流心理活动信息。这种课堂上的感情沟通,正是启发式教学的根本所在和先决条件。
 
 
 
 
 
 
 
 
 
 
 
 
 
 
 
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版权所有©西安思源学院  备案序号:陕ICP备05004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