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商学院主页

《儿童文学》教学方法反思
发布日期:[2015-10-10]

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的总称。就广义而言,它是学前儿童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的总称。狭义的学前儿童文学是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狭义的儿童文学通常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等。这些儿童文学的陪伴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这门课在课程设置上都大同小异。儿童文学的课程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素养,使学生具有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然而,在当前的幼儿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幼儿文学的老师大多由学中文专业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他们缺乏对幼儿心理特性、年龄特征、审美特征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再如仅仅把文学活动看成语言领域的一项内容,活动形式单一,只注重表达与机械记忆,而对文学作品内在价值把握不够。因此,结合自己对《幼儿文学》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认识和教学方法做以下反思。

一、学前儿童文学与幼儿教师

学前儿童接受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幼儿教师的引导和推动。幼儿教师在学前儿童和文学作品之间架起一座重要的桥梁。幼儿教师在阅读教授学前问题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还会提高自身素质,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精神世界。

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要了解儿童。苏霍林斯基曾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二学前儿童文学是贴近学前儿童现实生活的文学,它能反应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幼儿教师在阅读和教授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借此走入学前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受到那种天真无邪的情感的感染,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中适合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1.        正确处理好教材,对有效的课程资源进行选取与整合

我校《幼儿文学》课程一直采用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李莹、肖育林两位老师主编的《学前儿童文学》“十二五”规划教材,按照教学计划周学时4节,总课时为64学时。教学中,我从实际出发,把握大局,认真分析处理教材,对教材中关于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这些略显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知识让学生做一般了解,而把重点放在幼儿文学作品鉴赏创作和教学能力模拟实践活动上,努力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网络资源,选取一些课外儿童文学案例进行授课,做到把握知识重点,注重实例,与阅读鉴赏紧密配合,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幼儿儿歌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最有特色的儿歌学习写简评。再如我让学生将写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异同,这样既有针对性,又能进行比较分析,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根据实际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走入作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教授为主,新课程改革之后,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儿童文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诵;在童话故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表演合作能力,要求学生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在幼儿图画故事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喜剧教学中,预先把角色分配给学生,让他们熟悉角色台词,在课堂上进行示范表演。通过开展这类教学活动,我们尽量放开手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尽情地游戏,在动作中体验,理解作品,使课堂生动、有趣、气氛活跃、边表现积极。

3.        实践教学法-----幼儿模拟教学活动

幼教专业学生最终要走上讲台,到教学一线去工作。因此,在《幼儿文学》教学目标中鲜明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能力的任务。另外,从幼教专业学生心理需求来看,学生有一种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就会演出十分精彩。因此,在每章教学内容结束后,我都会选用一篇经典教学案例进行示范教学展示,并布置课后作业。例如,在儿歌单元,我的课后实践活动就是: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如何带领大班孩子学习这首知识童谣《地球圆圆》,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教学方案设计,道具和PPT的制作,最后由一名学生进行讲课。

4.        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所阅读的文学作品对其情感有很大的启蒙引导作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做人道理和共同的社会生活准则,也饱含着大量健康的审美内容,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可以说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作为即将从事幼教工作的学生,培养他们的爱心、童心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把爱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体会到爱和温暖。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风险的精神,学会关心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