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善经营”的高级技术人才
为更好地了解国家发展形势,贯彻落实党中央最新政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对于改革开放史与当代中国发展方向的认识和了解,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彰显青年时代担当。2020年11月7日,城市建设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观看《改革开放与小康社会建设》高端报告会。
报告会开始,肖贵清教授为我们解读了党的指示与国家政策。肖教授从经济、民生、文化,生态、制度五个方面详尽地介绍了小康社会理论。从改革开放初的小康生活,到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习近平同志曾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质量、社会文化程度、绿色生态程度,制度改进强度有很大的提升,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与国家实力的进一步发展相联系。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启并经历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得小康社会建设理论从提出到成熟不断丰富,肖教授总结道:“小康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通俗表达。”
郝欢欢同志认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携手奋力战胜了新冠病毒,现在我们又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宏伟目标前进,认真学习跟党走,让我们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奋斗更美好的“幸福”。
刘海琳同志表示:“通过本次报告会的学习,不但详实了我对于目前形式和政策的理解,而且关于全民健身、文明社会的内容更是与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身体建设与精神建设一样重要,在国家的号召下,一起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前进吧。”
在十六大后,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来越近。而党中央又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十九大到建党一百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不但要发展的全面发展的好,更要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四十二年前,东方潮声渐起,二十一年前,时代风起云涌。现在,作为新时代学生党员更要跟上党和国家的步子,学习理论精神,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