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2012年2月24日(评论员 冯雪梅)上周,本报讲述了一位普通老人的故事。他叫刘振邦,乡亲们都管他叫老邦。
71岁的老邦,在安徽阜南县赵集镇和王店孜乡交界处的河沿上义务摆渡49年,从未向过河者收过一分钱。20多天前,老邦去世了,十里八村的400多名村民赶来为他送行。
渡船是老邦砍了树,请木匠打造的。如今,老邦走了,渡船载不动老人的故事。乡亲们抹着泪说:孕妇难产找上门,他二话不说爬起来,就在漫天大雪里撑起了船;酒醉的小伙子落水了,他跳水捞上来,背着人家走了好几里地,直到送到家;学生娃晚上放学过了河不敢走乱坟岗,他打着手电,送他们回家。
谁也没把老邦与雷锋相提并论,可当我们被这样一位乡野老人,被央视“感动中国”栏目中许许多多像老邦一样的“好人”打动时,我们会真切地感到,雷锋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当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用“雷锋”这个道德符号,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是非标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雷锋,或者,雷锋已然缺失。
尽管,在大多数80后、90后眼里,那个曾经活生生的雷锋已经相当模糊而陌生了。提起雷锋,在他们脑海中,可能只是品德教育课上偶尔被提及的一个名字,画册上永远年轻的灿烂笑容。很少有人去想雷锋和现实生活的关联,也很难理解这样一个影响过几代人的榜样,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代表着怎样的一种精神传承?
这种疏离感可以理解。时代的急速变迁,必定会让80后和50后产生代沟,也必定会让雷锋身上的那些历史烙印,与现实生活产生隔膜。如果我们抹去附着于雷锋身上的时代印迹,便会发现,那个身高只有1.54米的小个子男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几代人的榜样,是因为他所代表的,是一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与接受的价值,一种不乏理想色彩的道德认同。它体现着文化传统对奉献精神和崇高理想的追求,远不是一句“过时”或者“迂腐”就能打碎砸烂的;雷锋精神所涵盖的那些内在东西,并不会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失去现实意义。
年轻人之所以与雷锋产生距离,是因为过去极左的教育,错把雷锋当作圣洁的道德偶像,高高供着,须仰望才见。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提起雷锋,立刻会联想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无私、舍身忘我等形象。因为过于脱离现实,年轻人也就觉得与自己不相干了。
毋庸置疑,这30年来超速发展的中国,也遇到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当下的人们,每每会对今天产生焦虑,会对未来感到迷惘。在一个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道德溃败案件时有上演的社会中,人们是多么渴望能够找到某种精神支柱,给希望以支撑,给堕落以救赎。然而,当我们一旦以曾经的那些榜样的行为要求我们自己时,相当数量的人又因其过于崇高而躲避。
这就形成了某种分裂状态:一方面,我们习惯站在道德高地上,舞动理想主义的大棒,以圣贤标准苛求他人;另一方面,我们又会以种种理由和借口原谅自己,只律人不律己。当面对老人摔倒无人相扶、孩子被碾于车轮下无人相救时,我们会表现得义愤填膺,却不去躬身自省、扪心自问:如果我在场,会不会挺身而出?
事实上,雷锋并非那么不近人情,那么高高在上。不以善小而不为,恰恰是雷锋精神的基石。这位班长最亲密的战友乔安山就说,雷锋不是大人物,没有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他的可贵之处是心怀感恩,有大爱,把爱给大家,爱所有的人。
这种“爱”是每个人都曾耳闻目睹、亲身感知到的。如果以这种眼光看雷锋,我们便会发现,我们身边其实并不缺少“雷锋”。譬如那些见诸报端的“好人”——免费为上海敬老院600多位老人拍照的唐盛南;在小巷突发大火时,挨家拍门救下邻居的小姑娘夏鹃;在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的老太太刘玉珍;建起盲人电影院,给盲人“讲”电影的王伟力。还有那些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更加平凡的感动——当你拎着东西走向电梯,有人为你打开门;当你穿行马路,有人停下车让你先行;当你遗失了手机,有人为你找回来。我们都不标榜崇高,只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去做寻常事,关照他人,播撒爱意。当这些“小爱”慢慢扩散开来,传递下去,就汇聚成了雷锋精神。
任何一种精神,只有与现实对接,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再高远的道德诉求,也都需最基础的底线做支撑。雷锋不是圣坛上的道德偶像,不需要仰望;学习雷锋,更不是强制性的道德苦差,而是希望它能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自觉。我们不能立刻消除环境污染,却可以少开一天车,为减少尾气作点儿贡献;我们也无法一下改变贫困孩子的命运,却可以做些微公益,为他们捐赠一顿午餐;我们做不到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却可以不越底线,举手之劳,予人方便。
乔安山理解的雷锋是“一直做好事,平凡的小事做多了,也就成了大事”。事实上,也很少有人会在一开始就想到“要做一辈子好事”,他们只是执著于一件事,从中感受到了快乐,才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的。正如不收一分钱,义务为他人摆渡了49年的老邦。
很多善行的开始,仅在一念之间。最初点燃的只是微弱的一束烛光,当无数细小的光亮汇聚在一起,黑暗就不见了。
我们所要追寻的雷锋精神,其实就是力所能及地助人、点滴之间的奉献、持之以恒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