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党建网主页》文章内容

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西安思源学院党建网 发布日期:[2006-10-19]


陕西日报理论评论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正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提出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正在变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亿万人民生机勃勃的伟大实践。这标志着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社会正在向着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步迈进。
    为了实现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明确提出了中国社会的新的发展理念,这就是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无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坐标。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我们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回首历史,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进程。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高举改革开放发展的大旗,坚持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的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她既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只有又快又好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一句“发展是硬道理”,释放出了无穷的生产力。近30年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创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300多万。回顾中国发生的沧桑巨变,可以说,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和顽强奋斗,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事业。
    目前,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改革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可以说已涉及到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在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无论是社会安定有序,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都在于能否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只有把解决和处理好这些矛盾作为着力点,才能让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社会的日益和谐。
    今年春天正式颁布的五年规划有别于以往历次五年计划的鲜明特点,就在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强调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最主要的指标有22个,其中反映经济增长的只有2个,反映经济结构的4个,反映人口、资源、环境的8个,反映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的8个。“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数”等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主要指标中,而且被列为“确保实现”的约束性指标。
    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体系、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老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党和国家正在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的问题,这些都事关和谐社会的建立。一个令人欣喜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收益有多少为普通老百姓分享,将成为考察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中央政府增加了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下,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事业将取得进一步发展,城乡分割、农民工待遇等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9亿农民“轻装上阵”。与此同时,“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14项重点工程。包括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和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改造、种养业良种工程、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沼气、送电到村和绿色能源县工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这些重点工程都涉及到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直接关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建设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总的来看,农村面貌依然落后。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后连年明显扩大,去年仍达3.22:1。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更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只有让9亿农民生活丰足,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要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农民的收入能够持续增长,中国就不愁没有发展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应该看到,我国GDP总量的增多和在世界排序位置的上升,掩盖不了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问题。而区域差距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不和谐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发展目标,按照这一目标,将逐步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的特点是:首次把东中西和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完整地阐明了四大区域的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全国一盘棋”、各地区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思想,发展的定位更加准确。西部地区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中部地区要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东部地区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的重点更加清晰。要求西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要求东北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要求中部地区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经济翻两番。但2003年以来,随着高能耗行业投资的过度增长,经济运行越绷越紧,一些地区相继出现煤荒、油荒、电荒。过去我们搞经济建设习惯做加法,想的、做的都是上项目、增加产值,编制规划的时候也都是各项指标要增长多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学会做减法,把能耗降下来。“十一五”规划《纲要》不仅提出2010年我国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更明确要求,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十一五”期间,我国年节能率要达到4.4%,这是国家首次把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要求我们在享受大自然提供的服务的同时回馈自然,保护好自然。实现这一目标的出路是,必须改变人类社会的技术经济发展范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