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无限可能 成就卓越未来
为深化师生交流、优化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于2025年3月26日下午15:00同步召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人工智能、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五个专业的教师座谈会。活动分设五个分会场,各院系分管领导、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围绕课堂教学、学习方法与学科建设展开深入探讨。
倾听学生声音:聚焦学习需求
座谈会首项议程由各年级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们立足实际学习体验,就课程设置、实践资源、课堂互动及教学设备等问题提出建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年级学生呼吁增加项目实践环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建议引入行业前沿案例教学,人工智能专业低年级学生则关注基础课程与前沿技术的衔接。各会场领导认真记录意见,并承诺将针对性优化教学方案。
教师倾囊相授:赋能高效学习
教师代表结合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指导。网络工程专业教师强调“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建议学生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巩固知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分享了“问题导向学习法”,鼓励通过科研项目提升创新能力;数字媒体艺术系教师则从跨学科视角,提出“创意+技术”的融合学习模式。现场还围绕时间管理、团队协作等通用能力展开交流,师生互动气氛热烈。
凝聚共识: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
各会场系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座谈成果,并明确下一步改革方向:一是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嵌入行业认证标准与新兴技术内容;二是强化校企协同,拓展实习基地与双导师制覆盖面;三是升级教学效果,促进智慧教室与专业实验室的上课质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表示:“师生共治是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我们将构建常态化反馈机制,持续推动教学创新。”
此次多会场联动座谈会打破传统沟通壁垒,既为学生搭建了表达诉求的通道,也为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彰显我校“以生为本、教学相长”的育人理念。据悉,各专业将在一个月内形成具体改进方案并逐步落实。(文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