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源 |  院系设置 |  组织机构 |  国际交流 |  招生信息 |  就业指导 |  服务大厅
学校主页 | 后台管理
banner

教书育人,德才并重,全面培养,一专多能。

传播世界先进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时代创新人才。

国际学院

首页 << 国际学院 << 内容详情

行动研究心得

发布日期:[2018-09-0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针对全国高校英语教师的“科研难”的问题,于2018718日至22日在北京开设了为期三天的外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的主讲专家有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及博导陈则航副教授和整个北京师范大学行动研究科研团队的罗少茜教授,张虹副教授等。

 

 

 

 

 

 

 

 

 

这次的研修班主要内容针对行动研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专家们开展了科研呈现与研讨。这次的行动研究班主要目的旨在有效地解决英语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的教学与科研分离的问题。

 

 

整个行动研究中最难的就是要能够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几位专家建议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日常中不断记录和总结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到自己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然后反思自己之所以想要迫切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原因是什么。

 

 

在定位到具体问题后,研究者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去反思导致这个具体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研究者可以从教材,教师,学习动机和教材等多方面去探索。在形成自己的原因后,研究者应该立即展开调查,通过访谈,问卷,提问等各种手段调查学生关于出现这个问题的可能的原因。研究者在收集到各种原因后对比自己总结的原因和所收集的原因,判断第一次所思原因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研究者然后就可以确认这个具体问题。

 

 

形成具体问题后,教师应该针对问题采取各种行动去尝试改变这个教学问题。在改变问题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去搜集数据,统计和分析数据。

 

孙晓慧副教授结合案例逐一讲解了行动研究中访谈、观察、日志/反思、开放型问卷和实物这5种形式的质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呈现方法。孙老师首先从“评判高质量研究的7项标准”入手,通过对比质性数据和量化数据的特点,澄清了参班教师对质性研究的一些误解。通过一段有趣的访谈案例视频,孙晓慧老师详细分析了访谈数据收集中需要避免的10种常见问题,并指出完整、细密、清晰的“深描”是质性数据收集的关键。孙老师将质性数据的分析过程比作拼图游戏——在“无序”的数据中发现“有序”,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反复研读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初级编码,并按主题归类,继而进行二次甚至三次编码。最后,孙老师举例说明了质性数据在研究论文不同部分的呈现方式,并就各部分的特点提出针对性建议。

 

最后,研究者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整理数据和分析结果,产生研究论文。

 

张虹副教授最后一天在研修班展示了一个知网的检索结果:从199820187月,主题为行动研究和高校英语教师的文章一共有三篇,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该从这方面入手做研究。

 

在几天地研修中,几位专家也现场展现了怎样去搜集数据,怎样去分析数据等。教授针对搜集数据中的各种错误手段,拍成了一个小品,然后专家要求研究教师观看小品后指出视频里面哪些手段是错误的。这样的教学方法新颖,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方式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

 

经过专家们生动、细致的案例讲解,参班教师们燃起了行动的热情。19日晚,所有参班教师分8个小组进行了行动研究方案的讨论设计,各组针对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诸如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口语用词过于简单、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学生在汉译英翻译中逗号误用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制定了初步的行动研究方案。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20日下午在大班课堂上进行了汇报展示。陈则航教授和钱小芳副教授分别对各组的设计方案从研究问题、方案逻辑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了建议。

 

此次研修班,全国各地高校共200多名大学英语教师参与。期间教师积极讨论,不断的向专家提问。在几天的学习中,研修者都收获不小。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张虹老师针对参班教师提出的定向行动研究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角色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与DRP研究有何不同、国内质性研究论文发表等问题作了耐心的解答。张虹老师分享了她多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投稿和论文发表的经验,指出每篇论文在发表前,都要经过长期积累、耐心等待和反复修改。她鼓励参班教师踏踏实实做研究,保持研究的韧劲儿,坚持在做中学。

 

 

本人也在几天的学习期间,和全国其他的高校教师有所交流,对教学中的教学和科研的有了新的认识,也了解个各种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参加此类学术研修班。

 

通过丰富、具体的案例介绍和分析,让我对行动研究产生了兴趣,并且很想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试。我计划以后养成写教师日志的习惯,相信如果能坚持做到,必定会加深、促进对自己的再认知,并能够启发对教学科研的兴趣。

 

自己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将行动研究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长期持久的进行,这不仅对自己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学了行动研究后,我可以以自己的班级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班级的突出问题,颠覆了以前先学习理论框架,然后用研究数据生搬硬套的研究方法,感觉很受启发。

 

为期两天的研修班上,参班教师全情投入,收获满满。行动研究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寻求改进方案的循环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持续努力。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真正感受到教学研究的魅力。希望更多的老师能踏上行动研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