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源 |  院系设置 |  组织机构 |  国际交流 |  招生信息 |  就业指导 |  服务大厅
学校主页 | 后台管理
banner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以评促管 以评促强

好学以探索知识的宝藏 乐教以开启智慧的大门

科研工作

首页 << 科研工作 << 内容详情

教育学院三年科研发展规划(2021-2023年)

发布日期:[2023-04-13]

 

教育学院三年科研发展规划

 

2021-2023年)

 

 

一、教育学院科研定位

 

立足于西部民办高校中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着眼于解决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实践问题,在基础教育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生产、创新、传播和应用过程中不断创造和探索新的知识、角度、方法与未知科研领域。通过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探索和传播造就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均比较合理,科研方向明确、研究能力较强,能很好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创新型高水平科研队伍,要以科研带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教育知识创新,使教育学院师资的整体科研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二、教育学院三年科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教育学院科研3年发展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进行全院所有教师现有基本资料、科研方向、前期科研成果和拟申报课题意向的摸底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梳理教研型教师人选,凝练教育学院科研发展方向,构建3-4个虚拟科研团队;对教研型教师每学期下达科研任务指标,指标的选择将结合教师个人评定职称所欠缺部分(核心论文、课题及其他)以及所属教研室的整体科研发展导向;教育学院将为全院教师提供实验室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科研保障,满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平台需求,并制定更为合理的科研考核制度保证教师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最终实现教育学院科研3年发展目标。

 

三、科研发展三年目标

 

坚持科学研究工作与创新平台、科研基地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打造西部民办高校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高地,建设陕西一流民办高校教育学科,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教育决策咨询,为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

教育学院科研发展将聚焦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亟需的、且缺少创新的领域,发挥教育学院科教融合的优势,同时开展围绕教育学院的“陕西区域基础教育科研创新团队”的团队科研和个体科研目标,构建完整的教育学院科研发展体系,聚焦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时代需求,探索基础教育创新解决方案,以改革创新精神奋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

教育学院科研聚焦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前言,并瞄准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战略和陕西省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求,针对基础教育政策、教育经济、教育信息技术、国际教育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进行学科布局和研究,组织和实施重大研究计划,以产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目标,为我国和陕西省的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供给。

  

四、科研发展建设方案

 

(一)用科研反哺教学 

“科研反哺教学”是创新大学教育的重要路径,有利于克服教学和科研分立状态,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滋养、相互支撑的关系。教育学院多数为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能使教师对知识的把握更准确,有利于将教育学科最前沿的信息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开阔学术视野、启迪科学思维、塑造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

要求教师利用基础教育领域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倡导科研成果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学生头脑,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化为课程,开设反映学术前沿的选修课,并在实践中摸索理解,有助于教师积累教科研经验,提高申报各类课题的获得率,实现自身的科研长期发展,为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二)建立定期沟通和研究信息报告制度 

要充分发挥—陕西区域基础教育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主力军作用,注重教育领域重大战略性问题和当下社会基础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形成有特色的系列研究成果,在积极做好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的同时,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和研究信息报告制度,不定期出版我国基础教育研究报告。

 

(三)形成学术研讨会制度 

目前,教育学院的基础教育研究都比较独立,并没有形成跨区域、跨学校的合作。因此,实现区域、校际合作,融合多方面的教育建设和研究经验,有助于开拓教育学院教师的研究视野。因此,将定期组织教育学院教师到兄弟院校的教育学院进行研讨学习,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发展情况,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支持教师参与各种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知名学者探讨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等,激发教师自身的学习和钻研热情。同时鼓励教师到幼儿园或中小学去顶岗学习,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学术研讨会可持续提高研究人员学术水平,开阔研究人员研究思路和方向,进而提升教育学院的整体科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