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安全工做的自觉性,培养教育学院学子积极健康的心理,教育学院心理站响应“安全生产月”主题教育活动的号召,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有关心理安全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普及。
如下所示:
什么是心理安全?
心理安全是心理本身的安全,及心理免于危险、不受威胁和危害的客观状态;是指在团队或组织中,成员感到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而不必担心受到惩罚或嘲笑;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个体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产生积极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能力,以及在面临压力和挑战时保持镇定和冷静的能力。
心理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及应对处置时的有力、强大,表现出未来的确定感和对事物的可控制感。
如何保持心理安全?
1. 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 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 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 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
心理安全的建设与维护需要什么?
心理安全的建立需要领导者的支持和倡导,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心理安全的建立还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开放和诚实的沟通,以及对不同意见和观点的尊重和接纳。
心理安全的维护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以及对不当言行的及时纠正和处理。
心理安全的优点与缺点有哪些?
优点:心理安全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心理安全可以让团队成员之间更加信任和尊重彼此,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缺点:可能导致过度依赖和不负责任,从而影响团队的协作和效率;可能导致过度情绪化和不稳定,从而影响团队的稳定性和效率;还可能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攀比和竞争,出现沉默和不合作的现象。
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护心理安全:
1. 接受自己,接受残缺。要爱自己,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2. 学会放手,学会放下。保持冷静的头脑,保持健康的情绪。
3. 走出封闭,开放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和朋友、亲人的联系,在很艰难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你战胜困难,通过难关。
4. 争取自由,学会自立。把自己当成一条船,当我们觉得自己就是这条船的船长的时候,我们对生活就更加有兴趣、更加有激情、更加有自信。
5. 自己负责,重新架构。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要善于看到事情积极的方面,保持积极心态,对于眼前的事情,要从积极、正面的视角去下定义,不必过于相信别人的说法。
6. 积极暗示,保持信心。大量研究已经表明,频繁的积极暗示能够帮助预防个体可能遭受的迷茫、疾病和心理障碍。故而,大学生应拒绝不健康心理的诱惑,学会坚持,不轻易放弃。
在2023年“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教育学院心理站营造“守护心理健康,共筑心理防线”的心理安全氛围,扎实推进心理隐患干预防治,促进学子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培养了教育学院学子们自我感知、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效能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子们面对变化的环境和人生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