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 • 基础教育】数字教育大家谈——汇聚数字力量 增彩教育生活
发布日期:[2022-09-03]
数字教育大家谈——汇聚数字力量 增彩教育生活
江王强(基础教育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
科技对教育的加持,是必要的趋势所在,随着第57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结束,数字教育正在一步步改变传统教育的诸多方面。
教育数字化可能不是我们的最终教育模式,我们需要依托与数字信息化来完成我们的智慧教育。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网络和聚合海量数据的云平台,构建了无处不在的计算空间;元宇宙概念的提出、直播平台的搭建、教育数据的分享等等。智慧教育时代终将来临:情境感知、无缝连接、智能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师生将更多的心理资源投入到更为复杂的、更有价值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中来,从而保证学生批判能力、创造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以发展,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吴兵兵(基础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系主任)
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前提下,数字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改革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换言之,数字教育能深度卷入人类生活是大势所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回归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引导个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教育的意蕴和价值依归。然而,在技术科学和工具理性的发展进程中,数字教育在促进人类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人类教育的技术化,出现对个体的“异化”现象。因此,在谈论数字教育的积极贡献的同时,更要把关注个体生命生长和生命潜质的全面提升作为数字教育的落脚点,不断开拓教育空间。
任姗(基础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系主任,艺术教育专业建设负责人)
2022年6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就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作出部署,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正式步入数字化时代。无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数字化应用都已让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各行各业产生颠覆性变革。如以前服务机构是人工咨询,而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就能解决。数字化挑战着传统生活轨迹,那未来人们是否会被机器所代替?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件事。未来很多职业若不想被时代淘汰,就要走出舒适区,去顺应时代的发展终身学习,争取从事开创性工作,让数字化为人类而服务。
郭娜(基础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负责人)
21世纪是数字化时代,吴砥教授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区域智慧教育发展》中提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教育数字化的快速推进,将对加快实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区域智慧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带来极大赋能。”教育需要加快面向现代化的数字化变革,从理念、模式到流程再到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系统革新,肩负起新时代的教育责任和使命。
数字教育之一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老师从传统教学中大部分重复的、效率低下的工作解放出来,将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上,加速达成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比如布置作业、批改作业、阅卷、常规问题的解答等都可以让机器负责。并且移动互联网、智慧云等技术,可以支持教学全过程的记录与管理,帮助老师更便捷实现师生互动,实现场景化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唐倩(基础教育学院公艺课教学中心主任)
公共艺术教育是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本质认识深化而衍生出的学校素质教育内容。新媒体时代下我们理应做好数字化教学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结合,并对其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更多的侧重学生对艺术的感受体验,让学生成为艺术教育课堂的主导地位,从而来激发学生对艺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中也发挥数字化新媒体教学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开展慕课教学,线下网络远程与学习互动,实现课堂内外的学习延伸,让艺术理论的学习转化为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再结合现代化的思想在教学中去勇于创新,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张雪妮(专业基础课程教研室主任)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及升级,教育变革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并引领数字化新常态,教师是关键力量。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需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纳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提高学生数字学习能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需鼓励学生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其次,提升高校教师数据收集素养。需教师掌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收集、分析、归纳学生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策略,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最后,高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结合课程内容,应用不同的数字技术,丰富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
刘泽(学科课程教研室主任)
通过学习中山大学一流在线课程《新媒体素养》,我深刻的认识到互联网、新媒体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多大的改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拥有良好的网络素养,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现代生活离不开网络,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需要借助网络完成。日常生在线购物、医疗卫生在线挂号、出门旅行的在线购票、订酒店等等,建立必要的网络素养,从而更加理性、成熟地使用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网络素养,是指在互联网革命、社交网络革命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公民为建构更好的社交网络、获取更佳的网络资源、保持更理性的批判思维所应该掌握的新的能力。在日常使用网络和新媒体过程中,支持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规范言行。
袁媛(艺术教育系舞蹈教研室主任)
数字化艺术教育是将传统艺术教学方式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相结合,使两者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将数字化教学手段融入现代艺术教育中,能够大大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舒适、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的乐在其中,积极资源参与,从而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我认为数字化教育在艺术课程中,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数字化教学手段使艺术教育更为直观化;二、数字化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艺术课程的兴趣;三、数字化教学手段能够提升艺术课堂质量以及整体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认为在艺术教育中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更为直观。同时还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既节约了时间精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刘轲(艺术教育系美术教研室主任)
“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具体体现,在进行数字教育的进程中可以以基础教育为着力点,通过“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全面覆盖德、智、体、美、劳为推动,构建起网络化、系统化、数字化、普遍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在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助政上发力,在基础教育中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根据数字教育资源功能的特点可衍生为“互联网+教育信息”直接化和间接化。在教育数字化行动中全面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发展制度、规模、数字技术优势转化为新优势,进而实现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通过这一转换使得“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技术实现精细化资源配置,并与科学决策,学校、教师及学生之间产生关系,进一步推动数字教育在学科中的落位途径、发展策略、应有价值和实际作用,支撑和提升了基础教育各项水准,对于构建并提升教育新格局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白玫(小学教育系音乐教研室主任)
2020年至今,疫情的动态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使我们的消费方式发生的根本性改变。疫情时代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有些事情是明确的:出门戴口罩、与人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握手和拥抱成为常态;在餐厅里与朋友、家人吃饭,桌上会多几套公筷、公勺;远程办公成为主要工作模式,网络视频会议也更普遍;而以往习惯于穿梭在不同国家的旅游爱好者发现,出行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数据的时代,让我们的数字化生活越来越普遍。
“网购”成为这个时代购物的主流,线下实体店会不定时的受疫情影响关门,而抖音平台为许多网红提供良好的平台。此外,疫情期间,外送应用程序的使用量激增,推动了食品和日用品线上销售的进一步增长。人们更倾向于在线上购买生活物资。活跃在一线的配送人员大大缓解了居家状态下物品短缺的问题。各种生鲜配送服务,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虽然目前国内工作和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但数据显示,人们仍在积极适应疫情带来的生活新常态,包括:由于公共场所需佩戴口罩,口红和其他面部保养产品的销量有所下降,而与眼部相关的化妆品销售占比上升;母婴品类方面,妈妈们继续囤购奶粉、尿不湿,以确保进口产品长期不断供;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市场迎来了爆炸式增长;等等。
在线教育和视频授课的形式,也越来越成熟且规模化。这次疫情,让教师、学生和家长第一次认认真真地使用和体验了教育信息化产品。更多家长不仅和孩子一起观看学校的网课,还给孩子报了一家在线培训机构的课程。某家长说:“起初对教学效果还有点不放心,后来发现小班授课、在线互动的形式,很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刚开始接触的都是语、数、英类的课程教学,后来发现,音乐、绘画等在线培训课程也多了起来。”
人们对数字化的生活和数字化的教育接受度逐日提升。因此在后疫情时代下,高等教育中艺术教育也应以此为方向,逐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