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
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课程教学中,我注重将教学曲目与演奏演唱技巧方法紧密结合,并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改进,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最终达到“能学以致用”的目标。通过深度参与课改项目,我的教学研究视角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最初聚焦于“音乐本身”的技术层面,逐步转向关注“音乐与人”的互动关系,探索音乐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塑造学生审美能力、情感表达和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教育传播热情?如何平衡技术练习与基础教育的教学实际?这些问题促使我将科研理论拓展到学生的讲课实践中。在未来的科研课题里,我会持续把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也将成为我教育事业中永恒不变的主题。
诚然,在成为高校音乐基础教育教师以来,常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需保持学术前沿的敏锐度,完成高质量的科研任务。另一方面需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任务。我主持的“数智化赋能高校‘音乐+思政’教学路径探究及实践”课题研究上,我与课题团队成员发挥特长,各司其职,对齐研究进度等,从而构建起了高效、协同的课题研究模式,总结出了理论研究注重实践论证操作性,实践探索注重科学理论指导等经验。我逐渐明白,科研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集体的攻坚克难。
如今,我愈发认同杜威所言:“教育即生长”。创新技术的发展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土壤,教学模式的创新为音乐教育提供了种子,而全体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亦是教育发展的阳光和雨露。我坚信当看到每位学生眼中因音乐而闪烁的光芒时,科研成果便已植根在教育的土壤中,音乐教育的价值变得形象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