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工会主页》文章内容

石榴文化:扎根思源校园润德育人,惟愿多子成才桃李满天下

西安思源学院工会网 发布日期:[2023-10-11]

 

石榴文化:扎根思源校园润德育人,惟愿多子成才桃李满天下

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10-10] 文:新闻宣传中心  

 

      金秋十月,秋阳灿灿。在西安思源学院的校园里,一缕缕阳光穿过浓郁的石榴树叶,映照着挂在枝头火红的石榴。西安思源学院校园里随处可见的石榴树,给与师生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美学享受,正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石榴所蕴含的“团结奋进、包容和谐、吉祥美好”的文化精神已在校园扎根、开花、结果,润德育人、润物无声,秋日的校园里更显得生机勃勃,活力满满。

2022年秋孙世平老先生(左一)来校传授石榴种植经验

      2021年9月,孙世平老先生接触到了西安思源学院,当他了解到西安思源学院在周延波校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全校师生团结奋进、积极有为,学校持续推进包容和谐、吉祥美好的校园文化建设,20余年来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十多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等情况后,出于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成就、社会声誉的充分肯定,孙世平老先生当即决定将自己多年精心栽培的99棵石榴树捐赠给思源学院,真诚祝愿思源学院教育事业如同石榴花一般红红火火,培养更好更多优秀人才,像石榴籽一样,多子成才桃李满天下。

      石榴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植物,其树形挺拔优美,果实饱满剔透,原产于中亚地区等国家。 据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安国”即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布哈拉,“石国”就是现在的 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塔什干。安石榴即石榴,在西汉时期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石榴也有其他一些雅致的别称,比如说安石榴、若榴、丹榴等,其中别称之一——安石榴,主要就是由于西汉使臣张骞到达西域时,在安国和石国获得了石榴的种子并带回栽种,故其取名为安石榴。据史料记载,其时上林苑(今地跨长安区、鄠邑区、咸阳、周至县、蓝田县等地的相邻地区)栽植奇花异卉达三千株,内有“安石榴十株”。因得到汉武帝的喜欢,后命人将石榴栽植到骊山(今临潼)温泉宫。从此,石榴开始在长安上林苑和骊山脚下繁衍生长。今日的临潼石榴,已名居中国五大名榴之冠。

      自石榴传入中国以来,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石榴文化。石榴文化表现的载体和形式多种多样,几乎渗透到中国传统艺术、重要民俗仪式及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如艺术类的石榴门神、年画等;工艺品类的石榴盆景、玉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有石榴传说、民谣等;重要传统节庆日或重要仪式活动,都会有与石榴相关的对联或物品、并通过口头传承、文字记载等途径,形成一种相沿成习的文化现象。石榴因其独特的花、叶、枝、干、果实等形态特征,以及春华秋实、多籽等特性,使石榴极具观赏价值,在中国古代被赋予诸多象征意义,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文化植物,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石榴文化和民俗现象。

      据史料记载,东汉末年蔡邕在《翠鸟诗》中写道:“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这是现存古诗中最早提及石榴的作品。建安诗人曹植有诗:“石榴植庭前,绿叶摇缥青。丹华灼烈烈,璀彩有光荣。” 这是文学史上首次以石榴花比喻女子的作品。唐代时由于武则天的酷爱和推崇,石榴的栽植蔚然成风,并很快形成了“榴花遍近郊,城郊栽石榴”的盛况;传说杨贵妃曾在华清池内亲手种植一棵石榴树,“石榴仙子”的传说也应运而生;更有白居易、杜牧、李白、李商隐、柳宗元、元稹等众多诗人的作品中关于石榴的描写,内容上也从单纯对石榴表面的赞美到更深层次的赋予其思想情韵和文化内涵。宋代时期,苏轼、杨万里、欧阳修、王安石等文豪大家吟咏石榴的文学作品云涌而出,朱熹的《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也是广为流传的佳句。到元明清时期,有关石榴意象与题材的文学作品仍在继续增加,元代人还将石榴花作为曲牌名。中国历代还留有不少以石榴题画的作品,还留有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传说或故事。历代记载石榴的典籍也颇多,其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不仅记载了张骞出使西域引种石榴的史实,还对石榴的栽培技术以及药用功效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述。

      在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中,石榴代表着美好事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历五月正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因此五月又称“榴月”。“榴花红似火,火红似朱砂”,朱砂色有驱邪之称,因此民间有“榴花攘瘟剪五毒”之说,祈愿生活美好和谐幸福。到农历中秋前后,恰逢石榴成熟的季节,火红的石榴又和十五的月亮一样,成了团圆美满、吉祥幸福的象征,寓意着团圆美满,多子多福,红火昌盛,繁荣喜庆,并且包含着众多深邃的传统文化元素于其中,表现形式涉及到传统文化和民俗等多个领域,具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并被不断传承和发展。

      石榴花色鲜红,果实亦鲜红。石榴花又被称为“五月花神”,象征着美丽、富贵、友谊;石榴籽粒在石榴内部各个“房间”中整齐排列,和谐相处,从不显得拥挤,象征着珍贵情谊、多福多寿、子孙满堂、兴盛红火等。1986年8月,西安市确定石榴花作为西安市市花,石榴花被赋予了团结美满、开放包容、兴旺吉祥的美好寓意。

      又是一年九月时。2022年9月,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安排和校园美化处等部门的精心培育养护下,孙世平老先生捐赠的99棵石榴树全部移栽成活并扎根思源校园枝繁叶茂,绽放出新的生机,开出了更加绚丽的花朵,结出了更甘甜的累累果实,正如在学校老师的全力培养下,一批又一批学生顺利成长成才。为了更好地发挥石榴树美化环境育人和石榴文化育人的功能,学校决定自2022年起,将在每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举办校园石榴文化节,旨在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的石榴文化中,以石榴文化于潜移默化中浸润人、感染人、熏陶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环境育人及文化育人形成合力,引导思源学子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寓教于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鼓励学子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个个成才,多多成才,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思源人的智慧和力量。

校长周延波出席首届石榴文化节并采摘石榴

学生代表为所在班级认养的石榴树挂牌

      2022年10月学校第一届校园石榴文化节如期举办,通过朗诵有关石榴的诗词、举办石榴摄影摄像大赛、师生代表采摘石榴等活动,宣传和介绍“团结奋进、包容和谐、吉祥美好”的传统石榴文化精神,持续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同时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劳动教育”等开展校园石榴树“班级认养活动”,进一步加强绿色环保校园建设,发挥文化环境育人合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建设发展。校园里石榴树上那紧紧抱团的石榴籽,正是思源师生团结奋进的生动写照,全校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推进思源学院教育事业像火红的石榴一样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石榴种子通过古丝绸之路从中亚来到中国西安,开启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往,也成为了中国与中亚交流合作的成果之一。象征着和谐与团结的“丝路御果”石榴,沿古丝绸之路“东迁”,见证了丝绸之路昔日的繁荣和如今的发展,石榴由此而成为了“团结奋进、包容和谐、吉祥美好”的使者,古丝绸之路也成为了友谊与合作之路。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2011年西安世园会会徽吉祥物“长安花”就以石榴花为核心创意,形状以自然花瓣为构型,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寓意着花开吉祥、长治久安。同样作为新时代“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办,峰会的会标LOGO标识图案更是以西安钟楼为核心,环绕着六个象征中国和中亚五国代表性颜色的花瓣,构成一朵美丽的石榴花,还好像一条舞动的丝绸。石榴花登上中国—中亚峰会会标,继续见证着中国和中亚的友谊再攀高峰。

      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作为坐落于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全国著名民办高校,西安思源学院积极响应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勇立潮头,展现新时代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风采。新时期一批又一批的思源学子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沿着当年石榴“东迁”的丝绸之路“西迁”,像石榴见证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一样,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国家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又是一年金秋十月,又是一个丰收季节,校园里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石榴花娇艳似火,石榴果颗颗饱满。石榴扎根思源校园润德育人,惟愿多子成才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