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工会主页》文章内容
浅析学生发展理论下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创建
西安思源学院工会网
浅析学生发展理论下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创建
西安思源学院文理学院 彭 笑
摘要:本文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高校英语教育为例,探究学生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在构建高水平民办大学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高等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为我国的科技、经济、文化等培养出大量的人才。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教育更是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动力。学生发展理论将重点放在高等学校的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上,该理论基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原则,在学生事务领域的实际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将学生发展理论应用到民办大学的英语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参与学习,形成自然的英语表达表达方式,在与老师的互相尊重中塑造良好的人格。因此,学生发展理论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积极指导作用,为构建高水平的民办大学提够一种新的方式。
关键词:学生发展理论,高校教育,高水平民办大学
一、前言
纵观历史,教育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一些发达国家的顶尖大学不断地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他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个国家是否拥有高水平大学,不仅是这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国家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成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和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明确了重点高等学校建设体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水平大学取得了巨大成就。新世纪,国家正集中全民智慧,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民办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跟着国家的教育战略,发展成为高水平的民办大学。学生发展理论起源于美国,它探讨了高等学校学生的发展内容、机制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基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原则,学生发展理论对学生事务的实际工作起到了积极地指导作用。本文以学生发展理论为视角,以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学生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在构建高水平民办大学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教育是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核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优先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其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等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为我国的科技、经济、文化等培养出大量的人才。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教育更是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动力。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民办高等学校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制定实施国家教育战略,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高校的教育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它是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核心。
三、学生发展理论概述
如何使学生全面的发展个人素质,是我们现在高校普遍考虑的问题之一。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突出的成就。从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开始在工作实践中运用学生发展理论,该理论基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原则,在学生事务领域的实际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发展理论受到20世纪心理学和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它将重点放在高等学校的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上。学生发展理论的基本目标是解释大学生怎样发展成为具备复杂成熟的了解自我、他人及世界能力的个体过程。该理论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解释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理论研究逐步从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某一特定方面转移到学生的总体发展上。美国高校的学生发展理论是在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对教育活动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学生发展理论的确立,同时又为教育活动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使得人们对高等学校及其教育过程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美国学生发展理论包括社会心理、认知和价值观、个体与环境和整合型理论四个基本类型。其中,前三类发展时间较长,第四类正在兴起。
1. 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社会心理类理论解释学生的个体认定和群体认定,描述学生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是如何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Erik Erikson认为,人格发展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自我在人格中的作用是建立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环境的需要。在他研究的基础上,Arthur Chickering 将这一研究扩展到高等教育领域,提出学生人格发育的七个向量:能力培养、情绪管理、从独立性的养成到与他人的相互依存、成熟人际关系的建立、自我人格的实现、生活目的性的建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格的养成。
2. 认知和价值观发展理论
认知和价值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如何思考而非思考的内容。该理论一瑞士心理学家Piaget的研究为基础,将孩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不同阶段。该理论试图解释个体的思维如何发展到更为复杂的认知阶段。其中,William Perry是这一类理论的代表。他的学生智力和道德发展理论将学生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基本二分阶段、多元化阶段、相对主义阶段和信守阶段。该理论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分期,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3. 个体-环境互动理论
这类理论强调学生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Alexander Astin是这类理论的典型代表,他提出“输入——环境——输出”模型,指出高等教育的输出或效果是输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将该理论应用到学生的教育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Astin还提出了“学生参与理论”。该理论指出学生花在有意义活动上的时间越多,付出的努力精力越多,学生的收获就越大。Sanford提出了“挑战与支持”理论。该理论指出要想让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与成长,作为教师纪要让学生接受充分的挑战又要给予他们充足的支持,二者平衡发展。在适度的挑战性和充足的支持的条件下,平衡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4.整合型理论
该理论就前三个理论而言,发展比较晚,它于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由几个学生发展理论研究者将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放到整合的理论模型中进行研究。Marcia Baxter Magolda是这一类理论的代表。他在研究中整合了个人、人机以及认知发展等方面内容,集中研究某一特定阶段,分析“自我主宰”类的学生不会盲从他人,遇到问题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解决途径和处理方式。
四、学生发展理论下的高校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把所有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学生的发展教育界不用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表述方式,但他们所要表达的方面都是让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全面的发展,不断的提高自我能力。罗杰斯(Rodgers)将学生发展定义为“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不断地成长、进步,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的方式”,他将自己的理论概括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米勒(Miller)和皮恩斯(Pince)认为:“每一个处在发展阶段的人都面临着完成不断增加的复杂的发展任务,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获得个人的独立” 山福(Sanford)认为:“发展一种积极的成长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可以融入群体,参与各种活动,获得各种经验”高水平大学的创建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运用学生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教育,能够促进高校的改革创新,从而在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创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 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
结合民办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学生在进入大学时,除英语专业学生外,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对英语课程内容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能激起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兴趣。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社社会交往中能够流利且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根据Astin提出的“学生参与理论”,指出学生花在有意义活动上的时间越多,付出的努力精力越多,学生的收获就越大。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培养学生用所学的英文知识,灵活自如地将内心的情感正确流利地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让他们以小组协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并激发学生之间力争上游的学习心理和兴趣。同时,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团队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它在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 新型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学生品质
在高等教育中,师生交流是影响高校学生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师生之间的交往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种新型的关系中,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每位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无论他们是活泼开朗还是沉默寡言,无论他们回答问题好与坏,哪怕他们考试不及格,作为教师,我们也要清楚的知道,他们都将占据新世纪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根据教学的现状,英语课程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上会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以鼓励为主,以正面表扬的方式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以理解和鼓励的方式去感化引导他们,给予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从而使他们提高学习英语课程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质量。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到了尊重和自信,他们会加倍的向老师学习,学会尊重他人,想成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质。
3. 联系实际生活,形成自然的英语表达
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民办大学作为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日后在社会上的工作能力与表现。结合学生发展理论,学生作为个体和群体,在与他人交往和互动中找寻自我的价值。它将重点放在高等学校的学生个体成长和全面发展上。随着全球化的大发展,英语已经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非英语专业学生学好英语已经成为社会的需要。老师在英语课堂上要时常地将知识点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并加以扩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正常的交流方式,为日后走入社会与人交流做好准备。
五、结语
在学生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民办大学中的大学英语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参与学习,形成自然的英语表达表达方式,在与老师的互相尊重中塑造良好的人格。运用学生发展理论指导高校教育,能够促进高校的改革创新,从而在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创建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汀·仁著,李康译,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学生发展理论简介,高等教育研究 [J],2008(3)
[2] 程晋宽,欧美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J],比较教育研究,1997(2)
[3] 牛娟,21世纪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新理念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4] 李延保,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兼谈现代大学文化建设[J],中山大学学报,2008(1)
[5] 王清玲,易蓉. 美国“学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