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有特色、有理想,能感知生活百态的应用型文化传媒人才。
文博学院与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举行专题研讨会
2025年8月21日上午,西安思源学院文博学院与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在文博学院会议室联合举办“传统建筑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提升”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推动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为传统建筑教育注入新活力。
会议由文博学院刁炜卿院长主持。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建民副总建筑师、权娟副所长、刘吉光商务部长、桂瑜璠研学主任、杨亚琪研学副主任、杜橙橙BIM研发主任等一行到访参会。文博学院安毅副院长、王芹副院长、张群喜特聘教授、冯瑞芬教授、刘旭超、姚蕾等多位老师及多位科研骨干教师共同出席。会议伊始,刁炜卿院长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对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本次交流对推动传统建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在专题演讲环节,李建民副总建筑师以《清官式建筑营造设计法则——传统营造设计研讨》为题,系统阐述了清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则与设计方法。他以梁思成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为蓝本,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将二维图纸转化为三维空间认知,提出“直观化、程序化、区块化”的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建筑学习中“记忆难、计算难、绘图难”的问题;权娟副所长介绍了其团队正在推进的“中国传统营造学研基地”建设计划,该基地将融合四大清宫式建筑形制与杂式建筑,打造沉浸式教学环境,推动传统营造技艺的系统性传承与创新应用。
杜橙橙主任则以《BIM技术在传统建筑学习与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为题,详细展示了BIM技术在古建筑建模、参数化设计、数据管理与跨平台应用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台基、木作、瓦石、斗拱等构件建模实例,他演示了BIM如何实现高精度、可溯源的数字化营造过程。他还指出BIM在古建数字化保护、VR/AR体验、全生命周期管理、AI辅助修缮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强调BIM技术不仅能降低学习门槛,更能推动古建文化从古籍走向数字化、从专业走向公众,实现文化传承与价值转化。
在随后的议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传统建筑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提升”展开深入讨论。王芹副院长提出应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BIM、AI等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建筑教学中的应用,激活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专利转化,并服务于乡村振兴与社会就业;李建民副总建筑师建议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整合设计院与高校资源,推动项目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张群喜教授指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人才严重短缺,呼吁加强校企联动,培养复合型人才。刘旭超、冯瑞芬、姚蕾等青年教师也结合自身经历,就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刁炜卿院长在总结中表示,学院将全力支持传统建筑教育的创新探索与我院文博类专业发展融合共建,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接轨。
会后,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陈忠实博物馆与文博学院教学环境,并合影留念。此次会议不仅为校企双方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为传统建筑教育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双方在产学研融合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