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有特色、有理想,能感知生活百态的应用型文化传媒人才。
播音学子思源湖畔诵《青春》,以专业之声献礼祖国华诞
9月26日清晨,我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学子在思源湖畔集结,一场献礼国庆的专业练声活动如约展开。同学们以声传情,集体诵读革命先驱李大钊的经典著作《青春》,在专业素养的锤炼中感悟红色精神,用青春之声向新中国华诞献礼。
天光初晓时,精神抖擞的同学们已齐聚湖畔。在专业教师王旭和王慧婷的引领下开始基础训练:从气息控制到发声技巧,从口腔控制到吐字归音,同学们将课堂所学融入实践训练。清朗的早功之声与湖边鸟鸣交相辉映,为静谧的清晨注入蓬勃生机。
当基础训练渐入佳境,集体诵读《青春》的环节拉开序幕。这篇诞生于1916年的不朽篇章,以磅礴气势与深邃思想穿越百年,至今仍激荡人心。同学们以洪亮嗓音传递真挚情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诠释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赤诚誓言。铿锵辞句在湖畔久久回荡,仿佛与先驱进行着跨时空的精神对话,引得过往师生纷纷驻足,投以赞许目光。
“感觉特别自豪和激动!能用我们播音生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庆生,感觉特别有意义。”2025级播音与主持2班班长郭冠佑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战场上为国奉献,但我们可以用青春的声音,传递时代的力量,祝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
现场指导的王慧婷老师深有感触:“声音是思想的翅膀,情感的桥梁。同学们今天不仅在打磨吐字归音的技艺,更是用声情并茂的表达汲取精神滋养,这个过程就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这种专业特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正是培养德才兼备传媒人才的有效路径。”
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文博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晨起练声也是本专业历来坚持的良好传统,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辅相成。这种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确保了学生从“练会”到“用活”的升华,让扎实的基本功真正转化为有灵魂、有力量的表达能力。
而本次主题练声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带来深刻的精神启迪——对“青春”的时代内涵有了新认知,对青年使命有了更清晰的体悟。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子们将以更昂扬的姿态精进学业,用最富感染力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正能量,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文:王慧婷
图:王慧婷 卓倩茹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