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源 |  院系设置 |  组织机构 |  国际交流 |  招生信息 |  就业指导 |  服务大厅
学校主页 | 后台管理
banner

展旅游视野 铸文化根基 传融媒声音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有特色、有理想,能感知生活百态的应用型文化传媒人才。

合作交流

首页 << 合作交流 << 内容详情

文保教师团队共探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路径

发布日期:[2025-10-28]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参与 “文化遗产交叉学科 2025 国际论坛”

共探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路径

      近日,文化遗产交叉学科 2025 国际论坛暨 “一带一路” 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 2025 年大会在西北工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西安思源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张群喜、赵倩受邀参与,与来自全球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博物馆、文化遗产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研究、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专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动能。

      国际平台聚智,共话文化遗产保护新未来

      本次大会由 “一带一路” 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承办。该联盟成立于 2019 年,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国际合作平台,截至 2025 年 10 月已有 104 家理事单位,涵盖 “一带一路” 沿线多国文化遗产领域核心机构。

      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学者带来了一场场学术盛宴。从 “古建与艺术品保护中的化学” 到 “人工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从 “砖石古塔病害机制分析与抗震保护” 到 “书画文物的一体化数智处理与活化利用”,诸多报告聚焦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技术与实践,与我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高度契合,为我校教师打开了国际视野,提供了技术创新与学科交叉的全新思路。

      深度参与研讨,我校教师把握行业前沿脉搏

      我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分会场研讨,与国内外专家就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修复” 等议题深入交流,分享我校在文物修复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成果,同时汲取国际先进理念与技术经验。

 

      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的调研环节中,师生们实地考察了文物发掘、修复与展陈的全流程研究成果,近距离观察珍贵文物的修复工艺,将课堂知识与行业实践深度结合,进一步理解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与专业价值。

      以会促教促学,赋能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此次国际论坛的参与,对我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方面,通过与国际顶尖机构、专家的对话,专业教学团队明晰了行业发展趋势,为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拓展提供了国际参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搭建了高起点的学术交流平台,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热爱与深耕意愿。

      正如专业负责人所言:“参与这样的国际盛会,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文物修复与保护不仅是技术活,更是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未来,我们将把国际前沿理念融入教学,培养更多兼具专业技能与国际视野的文化遗产守护者。”

 

      此次参会,是西安思源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对接国际资源、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专业将持续借力此类高端平台,深化国际合作与学术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 “一带一路” 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贡献思源力量。

 

图/文:张群喜、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