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源 |  院系设置 |  组织机构 |  国际交流 |  招生信息 |  就业指导 |  服务大厅
学校主页 | 后台管理
banner

展旅游视野 铸文化根基 传融媒声音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有特色、有理想,能感知生活百态的应用型文化传媒人才。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详情

【教学会议】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法会议研讨

发布日期:[2025-11-04]

 文博学院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法会议研讨

 

      一、会议基本概况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更契合我院专业特色与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成效,文博学院于近期组织召开主题教学法专题研讨会议。本次会议聚焦主题教学法在学院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优化与创新,汇聚多方力量共同探讨教学提质路径。

 

      出席人员涵盖学院管理层、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及学生代表,具体如下:

      •文博学院教学副院长: 安毅

      •专业负责人:空中乘务专业负责人 刘佳

      •骨干教师:周泽文、刘京京

      •学生代表:24 级、25 级学生共 20 人

      会议由安毅副院长主持,空中乘务专业负责人刘佳带领空中乘务骨干教师及24级、25级空乘专业同学参加。采用 “主题发言 + 互动研讨 + 成果梳理” 的形式展开。各参会人员结合自身教学或学习实践,围绕主题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存在问题、改进方向等内容深入交流,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共识与规划。

 

      二、核心议题研讨内容

 

      (一)主题教学法应用现状与成效分享

 

      会议伊始,空中乘务专业负责人刘佳老师率先就本专业主题教学法的应用情况进行汇报。她指出,空中乘务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已在《客舱服务礼仪》《应急处置实训》等核心课程中引入主题教学法,通过设定 “航班紧急备降处置”“航班优质服务” 等真实工作场景主题,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融入主题任务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方案设计、模拟演练、成果展示等环节。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显著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在近期的专业技能竞赛中,学生的表现也较以往有明显进步。

 

      随后,骨干教师刘京京、周泽文老师分别结合所授课程分享经验。周泽文老师提到,在人文类相关课程教学中,通过设定 “现代服务融合” 等主题,将行业知识与专业需求结合,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刘京京老师则聚焦主题教学法在实训课程中的应用难点,分享了如何通过细化主题任务分工、优化评价标准,提升实训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二)学生代表反馈与诉求表达

      学生代表环节,24 级、25 级共 20 名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体验,从学习者视角对主题教学法的实施提出意见与建议。

 

      积极反馈方面:多数学生表示,相较于传统讲授式教学,主题教学法更具趣味性与挑战性。在主题任务驱动下,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知识的应用场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沟通协作能力与团队意识,尤其是空中乘务专业的场景化主题实训,让自己提前感受到职业工作氛围,对未来就业更有信心。

      问题与诉求方面:部分学生提出,部分主题任务难度设置不合理,存在 “过难导致无从下手” 或 “过易缺乏挑战性” 的情况;部分主题与后续课程衔接不够紧密,知识体系连贯性不足;此外,在小组合作中,存在任务分配不均、个别同学参与度低等问题,希望老师能加强过程性引导与管理。同时,25 级新生代表提出,希望在主题教学开展前,能增加基础技能培训环节,帮助更快适应主题任务要求。

 

      (三)教学优化方向与策略研讨

      针对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痛点,参会人员展开热烈研讨,明确了主题教学法的优化方向与具体策略。

 

      安毅副院长强调,主题教学法的核心在于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后续应用中需重点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主题设计要精准对接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加强课程间的协同联动,避免主题碎片化;二是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分层设计主题任务的方式,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要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将学生在主题任务中的参与度、贡献度、能力提升等纳入评价范围,确保评价公平公正。

 

      刘佳老师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将联合骨干教师梳理空中乘务专业核心岗位能力要求,构建 “岗位能力 - 课程主题 - 教学内容” 的对应体系,同时建立主题教学资源库,整合案例、实训道具、行业标准等资源,为教学实施提供支撑。刘京京、周泽文老师表示,将在后续教学中优化小组合作模式,通过制定详细的小组分工表、引入 peer review(同伴互评)机制,提升小组学习效率,并加强与学生的课前沟通,提前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精准调整主题任务难度。

 

      三、会议成果与后续工作规划

 

      (一)会议核心成果

      1.明确了主题教学法的应用原则:需坚持 “目标导向、学生主体、行业对接、协同联动” 原则,确保主题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深度契合。

      2.形成了教学优化共识:针对主题设计、任务分层、评价体系、小组管理等关键环节,确定了具体优化策略,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方向。

 

      3.搭建了师生沟通桥梁:通过学生代表直接参与教学研讨,让教师更精准地掌握学生学习需求,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真实的学情依据。

 

      (二)后续工作规划

      1.制定主题教学优化方案:由刘佳老师牵头,刘京京、周泽文老师参与,结合空中乘务专业教学实际,完成主题教学优化方案制定,明确各课程主题更新、任务设计、资源建设等具体内容。

 

      2.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学院将 组织主题教学法专项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分享先进经验,提升教师主题设计、课堂引导、评价实施等能力。

 

      四、总结

 

      本次主题教学法会议研讨充分调动了学院管理层、教师与学生三方的积极性,通过深度交流与探讨,精准定位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明确了优化方向与路径。后续,学院将以本次会议成果为指引,扎实推进各项优化工作,持续深化主题教学法应用,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与行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