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源 |  院系设置 |  组织机构 |  国际交流 |  招生信息 |  就业指导 |  服务大厅
学校主页 | 后台管理
banner

展旅游视野 铸文化根基 传融媒声音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有特色、有理想,能感知生活百态的应用型文化传媒人才。

学院简介

首页 << 学院简介 << 内容详情

院长寄语

发布日期:[2025-07-16]

      育人为本,以文化浸润心灵

      西安思源学院文博学院始终以“饮水思源,自强不息”的校训为精神底色,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紧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脉络,将“专业化筑基、特色化突围”的教育理念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学院坚信,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灵魂——以“人文教育”为根脉,让《诗经》的风雅、秦汉的雄浑、唐宋的气象成为学子精神的养分;以“艺术滋养”为灵魂,让笔墨的韵味、光影的诗意、展陈的巧思化作创造力的源泉。我们致力于培养既懂文物修复的“工匠精神”,又具文化传播的“时代眼光”,兼具深厚文化视野、扎实专业厚度与突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深刻重视文化建设在塑造优良学风中的关键作用,扎根西安思源学院二十余年的教育文化土壤,结合文物与博物馆学、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特性,逐步构建起“以文化培育精神、以创意释放灵魂、以融媒传播素养”的育人体系。在这里,古籍修复课上的一针一线涵养耐心,文创设计赛中的奇思妙想激发潜能,校园融媒体中心的镜头内外锤炼表达,为学生成长成才筑牢坚实基础。

      求实创新,以实践锻造匠心

      近年来,文博学院以“破茧成蝶”的勇气探究教学革新,以“精雕细琢”的态度优化育人模式。我们秉持系统化思维推进改革,以全新理念进行战略性布局,率先创立“五维一体”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高等教育基础课程的“学理之基”、专业技能课程的“立身之本”、阳光心态养成的“精神之钙”、形象塑造训练的“外在之仪”与综合实训的“实战之炼”深度融合,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桥梁”。

      无论是在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的田野调查中触摸历史温度,在3D数字实验室里用技术复原文物原貌,还是在校园文创工坊中将传统符号转化为现代产品,我们始终鼓励学子“做中学、学中创”。通过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单位共建实践基地,让课堂延伸到文物保护一线;借助“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让创意转化为社会价值。我们坚持培养人格独立、精神丰盈,兼具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让每一份匠心都能在实践中闪光。

      薪火相传,以热爱奔赴未来

      遥望星空,我们深知文博事业的星辰大海需要代代接力;脚踩大地,我们坚信教育的力量能让文化之树常青。文博学院正站在时代的新坐标上,以更勤勉的作风深耕教学,以更专业的精神打磨课程,以更宽阔的视野对接行业前沿。我们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在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扩大社会影响。

      如今,从文博学院走出的学子已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有的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守护者,用专业让沉睡的历史“开口说话”;有的化身文化传播者,在短视频平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有的投身文创产业,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大众消费的“新国潮”……他们正在用青春智慧为社会进步注入文博力量。

      最后,想对同学们说:愿你们在文博学院的日子里,既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古籍”,在泛黄的纸页间与先贤对话;也能“迈开步子做一次实践”,在田野调查中与历史重逢;既能“在博物馆的展柜前驻足沉思”,感悟文明的厚重;也能“在融媒体的镜头前自信表达”,传递文化的温度。这里不仅是学习的殿堂,更是你们寻找真理、探索未来、起航人生的新征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化为舟,艺术作帆。让我们携手并肩,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共赴那片属于文博人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