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源 |  院系设置 |  组织机构 |  国际交流 |  招生信息 |  就业指导 |  服务大厅
学校主页 | 后台管理
banner

融会贯通,经世致用

文化影视创意产业新锐人才的摇篮

文学院

首页 << 文学院 << 内容详情

【科研先锋】文学院副院长崔红霞:解决实际问题方显科研价值

发布日期:[2020-06-23]

      人物简介:崔红霞,副教授,英语专业硕士,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语言与文化。现任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科研副院长、文学院督导组组长,西安思源学院“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和传播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近五年主持省、市级和校级各类科研课题9项,公开发表论文10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2篇),编著教材1部。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内获奖,其中1篇论文被评为西北地区高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年会暨金课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

解决实际问题  才能体现科研价值

       “善于观察、总结、研究和分析身边的一事一物,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重大现实问题,这才是科研的价值体现,才是科研工作者的终极追求。”崔红霞老师说。

      前不久,2020年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疫情防控专项研究课题”公布了立项结果,由我校文学院科研副院长崔红霞老师主持的课题《疫情防控背景下民办高校二级学院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顺利获得省级立项。

      该课题围绕疫情防控背景下民办高校构建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新观点新思路,为疫情防控时期民办高校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心思细腻的崔红霞老师善于从工作和生活中获得科研灵感。她认为,科研来源于生活,科研改变生活。科研工作者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研工作就像放大镜,可以放大很多倍,更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从而体现科研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价值。

崔红霞老师(右二)的论文在西北地区高校金课建设学术研讨活动中获奖

      在教学和科研之外,崔红霞老师也热衷于服务社会,并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获取科研灵感。

      例如,在讲授“演讲与口才”这门课程后,她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有一次,在购买家具时发现文化程度影响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她便结合演讲与口才相关知识以及网站建设管理知识,与灞桥区一家企业签订了横向课题合同,为该企业的员工进行综合能力提升的培训。

      “这项课题将不仅解决了企业存在的发展问题,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和研究积累了更多的素材和案例,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崔红霞老师说。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

       “科研工作需要沉下心来,投入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不能急于求成。因此我们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守寂寞的态度,和不怕困难的品质。”

      爱岗敬业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至高至上的人生境界。从教以来,崔红霞老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会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努力做到最好,尽全力达成自己所定目标。

      通常情况下她都会提前一个多小时到校,延迟一个两个小时离校。“有时为了处理一些紧急事务,时常加班到夜里12点多,要不是保卫处同志们的支持配合,我肯定被关在学院大楼好几回了。”

      高校教师大都不是专职从事研究的,而是在完成众多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同时,挤时间去做研究。为了攻克科研难题,在保证教学工作质量的同时,她会挤出更多时间去学习各个领域的前沿知识。

      她认为:“科研工作一定要善于学习,要具备完成多重任务的思想准备和能力,随时关注学科前沿的学术动态,这样才能不闭门造车,才能不说空话套话,才能确保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她勤勉努力务实笃行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同事们一致标榜。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颜娜老师说:“崔红霞副教授用她的真知灼见启迪人心,以她的人格魅力感召人心,在科研工作中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追求精益求精  做科研要有“工匠精神”

       “做科研要有工匠精神,要有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这样才能潜心研究,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从而达到享受科研工作中快乐的境界。”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肆虐全国。为了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材料,不被网络和其它因素影响,她放弃了春节和陪伴家人的珍贵时间,于2月3日早晨含泪与家人道别,早早驾车返回西安的家,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崔红霞老师主持文学院在研项目进展报告会

      由于研究的课题并非自己擅长领域,而是出于兴趣爱好,所以只能通过各种办法来向校外专家请教。“当时在家人看来,我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那几天,经常是凌晨以后依然在电脑前加班,工作到眼睛干涩疼痛、肠胃难受恶心。我乐此不疲,因为我想通过努力,让自己的申报材料更好更完善。”

      幸运的是,在交大进行科研骨干进修时的导师马晓梅教授的大力引荐下,她得到了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刘儒教授的许多指导。历经近30稿反复修改,申报材料总算完成了。3月4日,她顺利完成阶段性科研任务,向科研处上交了比较满意的课题定稿。

      虚心向前辈们请教,与同事们研讨交流,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崔红霞老师对交大导师们充满感激:“在交大老师的指导下,困扰了我几天的许多难题终于得到了完美解决,在极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申报任务,真是激动得我两个晚上都没怎么睡着!”

      在文学院中文系讲师娄红岩老师眼里,崔红霞老师对待科研一丝不苟,堪称楷模。“她对老师们的各类课题申报十分上心,我们的申报书每次都经过崔老师的数次修改;她对待同事恳切真诚,丝毫没有领导架子,很多时候总是主动帮助我们!”

关爱学生团结同事  在集体中获得更大发展

      无论与学生还是同事相处,崔红霞老师始终简单快乐真诚做人,认真负责努力做事,尽己所能鼓励和帮助每一位同事,让师生深受感染和影响。在她看来:“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她懂得尊重学生的观点,用一切方法关爱帮助学生。在批评教育之外,更多地是去指导学生努力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当看到朋友圈中已经毕业的学生有不够理智和积极的言语,她也会及时私信和他们聊天,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

      在教学中,她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优点和闪光点,经常引导学生跳出自己生活学习的圈子去挖掘和思考问题,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他们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现。在她的鼓励和肯定下,学生们变得阳光自信,学习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动力。

      她以扎实学识和出色的业务能力成为许多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中的榜样。文学院传媒系助教南茜老师说:“崔老师经常会极力为青年教师争取许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她积极向上、乐观专注、亲切真诚的做人处事态度,能很好地凝聚团队力量,让大家更有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崔红霞老师为学生授课

      入职多年,“好学”“善思“热情”“友好”“精益求精”成为崔红霞老师的形象写照,也正是这些品质让她在工作中渐入佳境,获得了科研和教学的“双丰收”。

      崔红霞老师表示,未来任重道远,责任与使命同肩,将会坚持不断学习,在不断提高自身研究和管理水平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学院科研人员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研究工作,助力学校在“科研强校、科研强师、科研强教”的道路上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助力学校早日实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文/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