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文学院15级汉语言文学三班13位同学在唐艳华、王多、高子涵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长安区炮里街道办的东岭村、西岭村和姚车村进行了田野调查活动。
调查小组于11点30分到达调查的第一个目的地――东岭村。在村主任的帮助下,我们采访了村里的一位文化老人――谢鸿章先生。今年78岁的谢老先生为我们做了如下介绍:
首先,他介绍了关于“东岭村”这个村名的来历。他说该村原名叫做“谢家岭”,古为东原“首阳山”之侧的东方神岭。它是紧贴白鹿原南坡中段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其位置处于白鹿原南麓中段的南边缘。然后,他说村里大多数人是从西岭村移民过来的,移民们大多姓谢,时间一长,繁衍生息的后代人就多了,因此该村民最多的是谢姓,其次是吴姓。再后来,他谈到了村里的传统民俗,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五,村里就会举办古庙会,来此观赏古庙会的人数多达2万左右,古庙会的主要活动是群众演出,唱戏和扭秧歌等。
说完传统民俗,村主任给我们讲到村里的油菜花很出名。每年四月,东岭村南坡原是大美长安炮里原油菜花海梯田最佳观景区。
在采访过程中,得知谢老先生书法、绘画、文学样样精通。也佩服他这些才艺都是自学而成的,他60岁开始学书法,70岁开始写书。他特意给我们讲了自己学草书的艰辛历程,为了记住草书的众多部首写法,他的床头、卧室墙上、客厅到处都有粘贴的部首写法表。很多同学为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所鼓舞。最后,当我们离开时,谢老还赠送给了我们四副书法作品。
中午13时许,我们来到了第二个目的地――西岭村。在这个村子里,我们采访了谢永奎和谢宏伟两位热心的村民。经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了关于土瓜婆求雨的故事:西岭村的姑娘嫁到了张坡,受婆家虐待,竟在土窑洞中死去了,但过了不久,窑洞中冒出一股水来。于是,相传土瓜婆死后,每逢干旱时节,西岭村人就会敲锣打鼓,带着贡品到张坡村迎请土瓜婆求雨。
此后,我们一起前往第三个目的地――姚车村。来到姚车村后,村长王成安为我们介绍了姚车村的村名由来和村中状况,早年间,村子有姚和车这两家大户为官,因而叫姚车村。后来姚车两家被贬,流放他处,故而姚车村现在已无姚车两姓,多为王姓。村长还带我们一起去采访村中的老人,他们为我们讲述了以前热闹的庙会场面。
姚车村有老爷庙和瘟神庙,这两座庙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们见证过村子里的风风雨雨。老人王彦博已经69岁了,但他还清楚的记得从前庙会的盛景:道路两旁人声鼎沸,大家脸上都洋溢着节日时愉悦的笑容。前面走着拿高脚灯笼、路引牌、香炉架的队伍,中间的人扛着老爷轿子,队尾的人们敲打着大锣鼓,吹着笛奏音乐。以前每年的初一十五、三月三、六月二十三都会举行祭拜活动,而只有三月三的上巳节才会这么隆重。
这个五四节,我们正“青年”。白鹿原上的故事带给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的,不仅仅是文化的熏陶,更是精神的传承。
(文/孙雨希 杨恩芳 刘欢 图/张昊宇 田佳佳 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