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源 |  院系设置 |  组织机构 |  国际交流 |  招生信息 |  就业指导 |  服务大厅
学校主页 | 后台管理
banner

融会贯通,经世致用

文化影视创意产业新锐人才的摇篮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详情

走进经典课堂,品读大师风采——文学院中文系师生参观陈忠实文学馆

发布日期:[2018-06-04]

    适逢“六一”,书香致远。为丰富文学课堂,引导学生阅读经典,2018年6月1日,文学院中文系马金玲老师带领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学生参观了我校人文素质教育基地——陈忠实文学馆。
 

    灞柳依依,滋水潺潺,千年文化积淀而成的白鹿原养育了陈忠实,其成名作《白鹿原》在1997年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被教育部列为“大学生必读系列”,并且被“中国新文学大系”全文收录。陈忠实先生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历程时时刻刻激励思源学子“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教育思源学子“果毅力行、忠恕任事”。走进文学馆,陈老先生生活与创作的一点一滴,都镶嵌在画框中,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在马金玲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中,同学们兴致昂然,不禁为陈忠实艰苦的创作生涯所折服。
 

    在持续45分钟的参观中,同学们安静有序地跟随马老师的精彩讲解,从容欣赏着陈忠实的雕塑、画像、作品及问世迄今的所有版本,有幸目睹了《白鹿原》手稿及其创作成果。一幅由陕北读者用小米制作的陈忠实先生的肖像让大家惊叹不已。一组由青年雕塑家李小超制作的“白灵满月”的泥塑栩栩如生,引得大家交口称赞。堪称“镇馆之宝”的《白鹿原》手稿,经陈老先生不断修改而显得意义非凡,刚劲的字迹透露出陈老先生创作的艰辛与严谨,令在场的同学无不动容。
 

    文学馆中白鹿原的四季图、创作手稿、西蒋村祖居老屋的照片、先生创作时用的小圆桌、西凤酒、雪茄烟……我们不妨展开想象:当年在原下,在田埂上的村子里,陈老先生手捧着大师的著作以及各种资料,在阅读中一抬头,便望见了辽阔的原野,决心写出“枕棺之作”,于是回到老屋,执笔书写。这是一种沉默又持久、丰沛又深邃的热忱,令人敬佩。
 

    走出文学馆,同学们并没有停止本次的参观学习,回味之余便展开了热烈地讨论。苟琳说“陈忠实先生艰难的创作历程令人敬仰,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徐雨晨说:“我是一个外籍生,以前只是听说过陈忠实这个人,后来阅读了《白鹿原》,通过参观增长了见识,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启发。”马琨说:“我作为本次展览的摄影,全程跟随马老师领略了陈忠实的创作经历,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陈忠实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更是人类灵魂的雕刻家。” 樊少强说:“看到《白鹿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海外,令我十分激动,这是我们民族的荣誉。”
 

    此次教学活动,为多样化的课堂增色不少,同时带给大家极其丰富的文学体验。马金玲老师鼓励同学们: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笔杆子”极其重要。大家要以陈忠实老先生为榜样,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阅读文学经典,提高文学素养,探索文学意境,感悟文学魅力,从而写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文/苟琳 李俊华 白廖 樊少强    图/魏杰 马琨 邱钰涵 姬涛 纪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