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文学院策划,第三期白鹿原村庄地名故事田野调查活动如期进行。本次调查,旨在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化调查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传承与挖掘白鹿原地区民间文化。
2019年4月25日,2017级汉语言文学4班的14名同学在陈真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长安区鸣犊镇将军庙村。虽然天气炎热,但同学们依旧热情高涨,在此次调查中收获颇丰。
到达将军庙村,同学们首先来到村委会办公室开始初步访谈。由于事先细致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且在访谈积极提问并认真记录,同学们对将军庙村的发展历史、村风民俗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也探访到了一些史料中不曾详细记述过的历史故事。
“长水盛源千古流,将军屯堡万世休”。将军庙村的得名和发源与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密不可分,他们就是抗击匈奴的名将苏建及其次子—持节牧羊的苏武。
苏建、苏武的故事在《汉书》、《史记》、巜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咸宁志》均有记载。苏建尝以大将军与卫青出匈奴,为游击将军,封平陵候后为代郡太守,苏建有三子苏贤、苏武、苏嘉,以第二个儿子最为有名。
《咸宁志》载:“苏武,汉长安城南约二十公里杜陵人。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武以中郎将奉诏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初其天凛食,掘野鼠去草而食,持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昭帝立,匈奴和好,武于始元六年(公元前82年)回归长安。武出匈奴十九载,须发尽白,使节不弃。”据考证,苏武的故里就是今天位于杜陵的将军庙村,今天,苏姓依然是将军庙村的一个大姓。
事以人成,人以事传,生者有宗,死者有庙。后裔为纪念苏建、苏武,修建宗庙——将军庙,该庙当时规模很大,不幸毁于1862年。村以庙得名,将军庙保留至今。
唐代诗人温庭筠曾游此庙,并留诗一首:“苏武魂锁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月天,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他年,茂陵不见封候印,空向秋波笑世川。”
清闻化为将军庙题联:三干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十九年托异域韦鞲毳幕凡人到此悔封候。
离开村委会后,在苏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前往将军堡遗址参观。汉武帝元光元年实行“诏贤良举茂才”之制,苏建因习谙武艺及孝亲入选,于是被封为长水校尉,屯兵故里。汉武帝元光二年时,苏建筑堡于白鹿原南坡,其三面临崖,一面临原,地势十分险峻。现存遗址为长方形,南北长九十五米,东西宽七十五米,土著城墙有四个墩垛,北开一门。在2000年的春天,国内苏氏后裔云集于将军庙村,树碑纪念,缅怀前人,启迪后人。在2017年当地村民又对其进行了整修及绿化,每年二月十三日村民会来此处祭祀苏武。村民们也在不停努力,把先祖留下的遗物加以保护,让苏氏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油菜花海助力 苏武故里腾飞”。将军庙村不仅文化底蕴身后,而且风景秀丽,具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2016年安区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油菜花节。以八里塬、白鹿塬和杨庄台塬为核心,以浐河沿岸大田花卉景观带为纽带,打造了1000多亩辐射"三塬一带"的万亩油菜、油葵标准化种植基地,并开发建设“花海梯田"观景区。将军庙村地理位置优越,在村里的原台上,油菜花海梯田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将军庙村背依白鹿塬,塬下多泉水,泉水清澈甘甜。当地传说:村北一组有神泉”,喝了可长寿。该组不到300口人,80到94岁的寿星就有14个,这在侧村寨极为少见,足见传说无虚。村民发现,逢节假日时,常见有外地人开车来泉边用塑料壶提水。村民现在也安上了自来水管,使用泉水更加方便了。
将军庙村里每一个故事都向我们展示着其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我们从村民那自信的言语中,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于自己村庄文化的热爱。在调查中我们发掘文化,在感触文化中我们收获知识。将军庙村的文化有很大的社会价值,我们会继续探讨这种价值的功用。行途中的艳阳高照,引来了师生们的高涨热情,这种热情也必将伴随着我们今后的学习旅程一直延续下去。(文/图:陈秀,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