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理论与实践结合:燕山大学创新思政教学机制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8-08-13]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把该课程的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学校到社会,带着理论去。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采用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课时,增加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开辟“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让学生带着课上所学的理论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学院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作为本科阶段教育的必修内容,大一、大二学年每学期安排一周时间开展社会调研,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学分;社会实践教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确定的教学环节和有关规定进行;社会实践课成绩不及格者,须重修,参加下一年级的社会实践课答辩。学院还根据社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探索出了保证社会实践教学质量的五个基本环节,即培训指导、开题立项、社会调查、组织答辩、成绩评定。
  从社会到学校,带着问题回。学生带着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在调研中,他们看到了教育现状、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等不同层面的社会现象,加深了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帮助他们补上了生动的社会教育这一课,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学院还建立起了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
  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公民意识。学生们带着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回到学校,并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种种方案。这些方案虽显幼稚,但却反映出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匡扶理论,从关注他人到内省自身,将视角从课堂延伸进某一区域、某一行业或某种制度,促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现状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状态。(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