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4-07-10]
来源: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充分吸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多视角地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毫无疑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还没有真正确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育体系和机制。这种学生主体性的缺失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主要表现在把一些比较普遍的、抽象的理论观点外在地灌输给学生,而没有能够调动学生自己获得相关知识以形成有效互动、融合和升华的积极性;二是受传统心理学和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对大学生的消极心理特质、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批评、惩罚与化解,不大注重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培育,未能有意识地引导积极社会环境的营造,等等。
过去十几年间,积极心理学快速兴起并发展,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之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显然与上述所提到的现代教育面临的挑战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学是一种非常年轻的理论,在2000年前后才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肯农•谢尔顿和劳拉•金等人提出和建构。简而言之,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是培养个体正面的和积极乐观的情绪,养成个体助人和自助的独立人格。因此在中国台湾,这一理论被译为“正向心理学”,而在中国香港则被译为“正面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包含两个方面的重要思想:一是努力纠正传统心理学过分偏重个体心理疾患、心理缺陷和心理损伤治疗的消极心理学导向,而主张更加关注普通人所拥有的积极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开发个体的积极品质;二是改变传统心理学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过分学术化和理论化的特点,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个体优秀人格和心理潜能的开发。显而易见,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于改变那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传统教育思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并能提供可资借鉴的教育方法。也正因为如此,过去十年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课程迅速进入了很多国家的大学课程体系之中。仅在美国,就有数百所大学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在哈佛大学等高校,积极心理学课程一度超过经济学导论等成为上座率最高的第一热门课程。
近几年,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也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清华大学于2010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自觉地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之中。我们应当依托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与我国社会积极倡导“正能量”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春风化雨的文化养成理念相结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第一,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创新。要特别突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情绪和积极人格特质的挖掘,通过凸显正能量而增强现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一是唤醒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探讨人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二是培育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如何形成个体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把不断挖掘和彰显学生的积极品质和道德自豪感、使学生成为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主体作为出发点,来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学、实践教育和各种活动等环节。
第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创新。要从挖掘和培育现代大学生的正能量的基本理念出发,探讨大学生自觉地以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去主动地获取先进思想理念和文化价值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活动机制。在这方面,积极心理学能够给高校思政教师提供更加新颖、丰富的教育方法,如乐观型解释风格、积极人格理论等。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乐观型解释风格出发,帮助学生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做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理解,从失败或挫折中汲取营养,进而学会对自己的宽容。同时,运用积极人格理论要求教师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学会挖掘、肯定学生个人旳积极品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尊,增加学生归属感,营造安全感。
第三,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创新。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积极的组织系统的建构,重点研究怎样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必打破思政教育只存在于校园的固有意识,让学校与家庭间形成合力,从而构建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环境。就学校而言,思政教育者要整合学校资源,以“德育为先”贯通所有课程,所有环节,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育人”理念。就家庭而言,思政教育者要与家庭取得沟通,帮助家长与学生间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创建积极的家庭文化氛围,赋予学生更多积极支持。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学校与家庭形成积极的联动环境,让合力的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作者:刘凤影,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