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4-09-28]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贯彻落实好这些精神和要求,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就要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把功夫下在联系和服务师生上,以优良作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践行群众路线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力量源泉
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凝聚师生改革共识。这是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深化改革是一个由思想解放到行动自觉的过程,只有从思想上理解和支持改革,才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凝聚高校的改革共识,就要把提高师生的思想解放摆在首位,向师生讲清楚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在解疑释惑中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深化对改革的认识,引发改革共鸣,增进改革的自觉自信。
在践行群众路线中调动师生改革参与热情。这是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让师生参与到改革发展中来,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师生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改革中,要认真了解和把握群众对改革的真实看法,积极构建参与平台,拓展参与路径,以各种有效形式吸引师生从自发参与走向自觉参与,做到改革的办法到师生中去寻找、遇到困难到师生中去请教。
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这是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30多年的改革开放,高校的每一步发展,都来自师生的创新实践。此次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是过去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涉及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难度不断加大,改革的车轮仍然需要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来推动。因此,要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鼓励师生大胆探索,最大限度激发师生创造热情。对于师生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及管理实践中创造的生动鲜活的实践经验,及时发现、提炼和推广;对于实践探索中的失误和不足,要宽容对待、积极引导,不断挖掘和释放师生员工的创造力。
推动高校改革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
改革要突出为民情怀。“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这是改革的根本价值。”高等教育改革涉及千万个家庭,更关系到每个师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改革的方向上,要坚持为民宗旨不动摇,突出以育人为目的,始终将服务师生、培养学生作为改革的出发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在改革的措施上,要突出师生认同,无论是规划办学理念、发展定位,还是制定政策、实施重大项目,首先要想到是否体现师生意愿;对事关全局的改革措施,特别是涉及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政策性问题,要反复调查研究,充分论证,体现大多数人意愿。在改革的成效上,要由师生来评价,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师生得实惠、社会大众满意的改革目的。
改革要大兴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要求,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改革中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不移的决心、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去破解,努力把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改革思路上要务实。要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形势与任务变化,将高等教育改革融入“五位一体”的改革布局中,努力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体制上实现高等教育新的变革。改革行动上要务实。要按照“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要求,把高等教育改革与党的各项事业改革相互配合、协同攻关,抓住高校改革的焦点、难点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将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解决、任务一项接一项地落实。
改革要保持风清气正。改革总是伴随方方面面的挑战和风险,保持一个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对于高校的发展、改革和稳定至关重要。改革中要更加注重预防惩治,进一步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强化对党风政风的执纪监督,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约法三章”“三严三实”等要求,坚决避免脑袋想歪、选择执行、变通落实、不推不动等现象发生。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构筑防腐反腐“防火墙”,重点抓好基建、采购、招生及学术造假等领域的源头治腐,使反腐倡廉建设与高校改革发展的进程相适应,确保群众对教育行风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深化改革中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立足大局,从群众对教育的期盼改起。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主动关注群众需求的新变化,从满足群众对教育实际需求和利益诉求的高度,把高等教育改革放到整个教育领域的大盘中来谋划。多年来,立足于社会大众对教育的期待,各高校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自主招生和各种选拔政策,不断跟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用实际举措回应社会关切,受到群众肯定。在办学实践中,高校应当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群众关注点,主动听取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广大校友对学校在建设、改革、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合理调整课程设置、专业规划,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加大学生实践锻炼和就业指导力度。
立足现实,从师生最关注的问题改起。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着眼于现实,查摆和解决师生普遍关心、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推动学校有序发展,让师生员工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对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能改马上改;对一时不能改的,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对那些需要通过长期努力加以整改的问题,力争得到上级的支持,在最短的时间内整改解决,并向师生做好解释。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应当认真梳理和归纳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对问题解决和落实情况在校园网进行公示,接受师生员工监督。
立足长远,从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改起。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一根本性问题,努力破除办学中一切妨碍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在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各高校应针对自身发展难题,着眼于学校的远景发展,制定加快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和计划,配套出台人才引进、科研创新、服务管理等一批规章制度,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激励人的良好机制,聚焦支撑学校发展、体现办学水平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以点的作用推动面上其他工作的改革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作者:李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