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高校开展孝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5-07-02]

                            来源:光明日报
    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有“孝”字记载。春秋时期,《孝经》系统总结了儒家孝伦理,标志着孝文化的成熟。公元前11世纪孝文化广为传播,《三字经》《弟子规》和《增广贤文》等古典文献中,关于孝的论述、事例、典型非常多,系统阐述了敬亲养亲、修身养性和博爱互助等思想。
  孝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家庭伦理,包含敬亲、孝悌、孝忠、孝廉、孝与礼、孝与法等关系,形成了孝敬父母、珍惜生命、兄友弟恭、立身立功、诚信待友等含义。孝作为人类最本真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人们推崇和赞颂。“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之说,强调的就是“孝”的情感基础与价值因素。一旦人们将这种情感引入社会关系,就必然生发为对天下人甚至包括对世间万物的爱护,成为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发挥着净化心灵、规范人伦关系、稳定家国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等多方面的作用。所以,我国古代社会一直提倡“以孝治天下”。
  当然,传统的孝文化中也有宣扬不近人情的愚孝,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为父隐,父为子隐”之类,因时代局限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要求不相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孝文化教育不能照单全收,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孝文化教育必须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培育完整人格。孝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强调人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人综合素养中极其重要的素质,它要求每个人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有如《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要加强学生生命责任感的教育,引导他们明白,人必须有一个健全、健康的身体,才能履行孝道,才能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孝文化教育必须弘扬有益的、健康的现代价值。孔子把孝分成“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三个层面,主张从侍奉双亲开始,然后努力为社会作贡献,最后实现人生价值。重析孝道义理,引入时代理念,孝文化才可能得到推广和传承。如把立身立功转化成为国家努力成才、建功立业,把诚心待友转化成为诚实守信、真诚自信的品格,从而使孝的内涵具有时代性。
  高校是道德教育包括孝道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最大的行为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很容易接受教师的言行举止。因此,作为老师,要修身养德,为人师表,育人求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教化学生。
  学高为师。不懂得学生,就培养不好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缸水”。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加强人文、社科修养,找到进入学生内心那扇门的钥匙和通道,才能将具有时代特色的“孝文化基因”植入学生心灵。
  身正为范。树立“孝榜样”是传承孝文化的基础。“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孝文化有“莅不敬,非孝也”的界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必先笃行正道,端正其身。换言之,只有具备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人格的学生。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靠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为学生树立鲜活的“孝榜样”,让大家生活在“懂孝道、会孝道、真孝道”的良好环境中,达到“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的境界。
  亲力亲为。荀子曾说,只要孝的教育功能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以长寿,社会可得安宁。所以,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学习孝文化知识,提升孝文化素养,更要争做孝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躬行者,进而使学生相沿成习,不断净化道德天空、纯化人际关系,自觉地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多尽责任、服务国家、奉献社会。
  教育是孝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孝道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解决的,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制定制度规定,建构科学的教学机制。笔者认为,当前至少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构建孝文化教育整体格局。学校要把践行孝文化作为铸魂工程,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青联、学联等团体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行政干部管理育人、后勤人员服务育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全校联动机制、宣讲传播机制、实践养成机制、奖惩保障机制,共筑“孝行社会”的精神家园。
  浓厚孝文化教育氛围。以课堂为培育主阵地,突出解决教学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感染力不够的问题,大力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在不同专业课中,为孝文化教育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教育及举办孝文化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们对孝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启发其内心的理性自觉,打造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
  丰富孝文化教育形式。知易行难,孝文化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因此,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不失时机地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如利用“感恩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融情教育”和组织志愿者关注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崇尚孝道、弘扬孝心、践行孝德,形成“知孝、懂孝、行孝、扬孝”的良好校风。(作者:黄建华,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