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亟须“正位”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5-07-09]

                         来源:人民日报
    加强和改进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些大学生有“智的力量”,却缺乏“艺术的力量”。改变这种状况,亟须给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把把脉,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回归“正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教育实用倾向导致公共艺术教育边缘化。尽管我国大学普遍开设了艺术类课程,但除了艺术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边缘化、形式化问题。社会上普遍将接受高等教育视为谋取职业的手段,过分注重教育的经济回报,忽视教育在培育人文精神、提高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功能。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公共艺术教育面临尴尬处境,公共艺术课多为选修课,不是考核高校办学水平的硬性指标,导致公共艺术教育不受重视。
  价值取向错位误导公共艺术教育方向。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一直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其简单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忽视其独有的教育价值;二是过分强调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偏重技能教育和技法训练,忽视艺术人格、艺术思想、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两种认识都没有给公共艺术教育以正确定位,走向了两极,从而在实践中误导了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
  师资匮乏影响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相当一部分高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是兼职或临时聘请的,个别高校甚至没有专职的公共艺术课教师,课程体系也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此外,对艺术教师的考评体系沿用其他学科的标准,过度重视科研绩效,强调发表论文、科研课题,而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却无法进入考评指标体系。这种考评方式忽视了艺术学科的特性,压抑了艺术创作的积极性,也对课程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管理体制交叉阻碍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目标设定、教材编制选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效果评估等影响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要么缺乏负责机构,要么管理交叉混乱,最终导致公共艺术教育缺乏长期规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对进一步改进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应抓住问题症结,实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推进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科学发展。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应在通识教育视野下,紧紧围绕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艺术素养,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突出系统性、连续性,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合理定位和价值取向,既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主体作用,又组织开展公共艺术活动,使学生全面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二是加强资源整合。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整合不同类型的艺术教育资源,探索和推广综合艺术教学模式,在一门公共艺术课程中融入多种艺术形式,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讲授尽可能丰富的艺术内容,确保公共艺术教育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三是优化师资队伍。结合高校实际制定长期规划,拓宽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来源渠道,化解师资不足问题。同时,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积极完善师资考核评价机制,在考核、职称、表彰、培训等方面体现针对性,以有效激励和稳定师资队伍。四是强化综合保障。明确校级负责人分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机构,明确校内部门的相关责任分工,配齐配好专职管理队伍。同时,切实保障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配置,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作者:王杨,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