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应用技术转型:新建本科院校的困境与选择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5-09-21]
从国家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宏观统筹以及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等政策层面,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真正办出特色,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应用技术转型的总体背景
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其中,新建本科院校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的34.22%;在校生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总数的30.49%;毕业生数90.06万人,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总数的31.6%。但在当前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不仅企业面临“技工荒”、高素质技术人员匮乏的发展窘境,而且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遭遇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性备受关注。新建本科院校应理性审视办学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积极应对外部需求的压力和挑战,立足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功能,实现转型发展。
二、应用转型的基本内涵
(一)思想观念转型:观念转型就是要正确认识到研究型与应用技术型本质并无高低贵贱,只是人才培养的类型区别,要始终明确:地方性、行业性不等于低层次,应用性、技术型不等于低水平。
(二)制度体系转型:应用技术导向的制度转型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包括教育投入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大学治理体制、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制度等综合配套转型。应用技术转型就是要通过探索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招生、分类拨款、分类评估等一系列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制度设计,以及产业、人事、劳动、收入分配等外部制度改革的协调匹配,最终形成一种政府主导、高校主体、业界参与、社会支持、灵活有序的制度合力。
(三)育人模式转型:本质要求扬弃承载原有办学观念和管理制度的旧模式,创新一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需求的新型模式。育人模式转型包括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在内的育人体系的系统化转变。概言之,即办学模式从相对封闭转向开放联合,加强与相关企业行业的紧密联系,重视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先进办学模式、先进教学理念,积极寻找新的办学增长点。
(四)评价方式转型:对于应用技术转型而言,一刀切式的传统评价方式已不合时宜,重研究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方式必然发生转变。在高校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评价不应再是强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硕博学位授予点数量、科研论文等学术水平评价,而应评价其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地方与行业的能力;教师评价不应仅仅是学术科研水平评价,而应更加强调评价其造就技术人才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学生评价也从基于考核考试分数的单一性学业成就评定转向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综合性评估。
三、应用技术转型的主要困境
(一)定位之惑:目标和定位问题上的徘徊与游弋不仅造成学校发展战略和教育实践的困境,也从整体上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陈旧观念制约:在传统“重学轻术”观念下,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把新建性与低层次、应用型与低水平机械地等同起来,认为突出新建性就是自我限制,强化应用型就是自甘堕落”。
(三)制度性障碍:在当下的制度框架内,制度上缺乏相应的产学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校企互惠互赢、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以及利益补偿机制极其缺失,行业、企业不仅缺乏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约束力,也缺乏参与应用技术教育的内在动力。
(四)资源支持乏力: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应用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师资缺乏、教师数量的不足、办学经费的紧缺、实践教学条件局限等办学资源匮乏,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改革的路径依赖: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变革,教学改革是核心,体制改革是关键。
四、应用技术转型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对转型发展的理性认识,转变大学价值观;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合理搭建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结构;
(三)建立面向应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模式;
(四)加强教师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五)支持与保障制度的系统化设计。
(摘编自《高教探索》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