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活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研究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6-01-05]

高等职业教育活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营职业学院 李维金 门学泳)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动课程和教学是一门能够较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活动课程与教学反映的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活动,其实施有助于职业教育超越单一的知识教育或书本教育模式。同时,实施过程是一个基于校本的课程发展过程,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建立起一种合乎时代和职业教育课改方向的课程文化。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活动课程建设 活动教学

为了促进我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我院对加强职业活动课程建设与开展活动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2005年作为创新项目参加了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高度评价。

一、活动课程建设与开展活动教学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养成高职生现实的职业能力为宗旨,以从事现实的职业活动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是一门能够较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反映的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活动,它的实施有助于职业教育超越单一的知识教育或书本教育模式,并通过课程改革,建立起一种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符合职业教育课改方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

二、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活动教学的基本要求
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活动教学的开展要有地方特点和时代精神。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等的特点和需要,同时要体现开放性和前瞻性。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活动教学的开展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工作能力。活动课程的类型分为必选课和自选课两种,以自选课为主,资源形式要体现多样性。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活动教学的开展,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反映了各方的发展需要。

三、活动课程设置的目标与活动教学原则
(一)目标
首先,着眼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对地方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实践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第四,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诚实信用和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文化教育,全面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 高技能性原则。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必须培养生产现场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活动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发挥活动教学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
2.能力核心原则。高职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相对于高职学科课程来讲,更加强调以应用为中心的主旨地位。活动课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3.多元整合的策略原则。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因此,活动课程内容要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多元整合。
4.开放性原则。要求活动课程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应。
5.整体优化原则.实施活动课程,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一是社会需求、学生基础水平、活动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二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平衡关系。三是课程之间的统筹关系。
6.个性化原则。个性化的活动课程要求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同时,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有权自主选择课程。
7.特色化原则。活动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的结合上,一定要重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活动课程模式。

四、活动课程的课时分配
根据高职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各专业活动课时的安排应等于或大于40%,分配到每教学周,按每周20节课计算,则每周活动课时应在8课时以上。各专业应根据学生三年的学程,系统安排好各专业的活动课时。

五、活动课程设置的内容、设计思想与学习要求
我院活动课程以模块化的形式出现,构成一个体系。
(一)内容体系
1.文化类模块。(1)思品活动课程(思想教育活动、品德教育活动、军训活动、法制教育活动、信用教育活动)。(2)文体活动课程(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3)人文活动课程 (文学艺术欣赏、社会科学讲座、人文学术争鸣等)(理、工系)。(4)科学活动课程(自然科学讲座、环保活动等)(文、经系)
2.技能类模块。(1)学科技能活动课程(单科技能训练)。(2)职业技能活动课程(职业资格证培训)。(3)智力技能活动课程(思维训练、学习方法与操作程式训练等)
3.发展类(素质类)模块。(1)基本素质活动课程(智能素质、情意素质、人格素质)。*(2)适应、就业活动课程(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就业指导、职业角色塑造等活动)。(3)创业创新活动课程(创新意识、创业设计、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等活动)
具体科目由各系、各专业根据三大模块自行定义。
(二)学习要求
以上三类模块活动课程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因此学生在选择课程,形成学习方案时有一个最低的拼盘要求:加*者为必选课程,其余类则要求从后面列出的选项中选择一项,以体现课程培养的完整性。

六、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
1.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要充分体现国际、国内高职课程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以活动、实践训练为教学载体。采取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调查、考察、参观、测量.没计、制作、服务等具体活动。
2.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实施计划的全面落实。各系要合理安排课程。要认真按照活动课程管理的要求,确保所有专业按规定开齐学院规定的活动课程,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及课时,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课时量最低应不得少于总课时的 20%。
3.推进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为核心的活动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效益。教师要注意优化教学过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4.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要更多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与实践训练。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探究和体验,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评价
1.专业评价。院加强对各系部、各专业实施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督导与评价,督促各专业认真落实活动课程计划,切实开好活动课程,并把活动课程实施作为评价执行国家教学计划的内容,纳入对各专业办学质量的综合评估指标之中。
2.教师评价。重于对教师在活动课程中的组织、开发、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实效。
3.发展性评价。重视其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技能、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注重以学生“自我参照标准”为主。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取考试、考查、汇报、表演、观察、竞赛、参观、成果展示、总结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八、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管理
1.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由学院统一规划、管理。各系部、各专业制订活动课程科目,并组织实施活动课程的教学。
2.活动课程教材的开发和管理。各系部、各专业自主编著活动课程教材或讲义,但在编著时必须向学院教务处进行申报,经学院审核批准立项后方可进行;教材使用前,须经学院学术审查委员会审定。
3.教学管理。各系部在学院教务处的领导下,负责对各专业实施活动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指导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
[2]单嵩麟.高职教育课程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教通讯,
2003,(8).
[3]胡国英.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教通讯,
2004,(1).
[4]谭移民,钱景舫.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1,(2).
《教育与职业》20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