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不盲从、有主见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5-10-30]

 

                                   来源:新华网
    你还在为听MP3时耳机总掉而烦恼吗?在吉林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日前在吉林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508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从中产生300支优秀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本次大赛还吸引了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的高层及部分风投机构。
  太阳能无人机、个人可定制式耳机、自行车“炫轮”广告、“便携式哮喘病监测系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了“言必称‘互联网+’”的时代后,新一代中国大学生创业族不盲从、有主见,以独有的创造力推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创业项目。
  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慕声科技”团队推出了个性化耳机订制服务项目——用手机拍张自己耳朵的照片后,在线传出和下单,几天后便会收到根据自己耳廓形状订制的耳机,价钱只需300到400元人民币。
  该团队分别推出了高端订制版和大众版两种类型产品,“中国好声音”等许多国内知名节目中上台表演的不少歌手、演员都是其高端订制用户。“我们在计算机识别技术进一步成熟后,推出了成本相对低廉但保证音质的大众订制版。”“慕声科技”团队负责人介绍。
  浙江大学团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安装在眼镜上的“小米手环”——一个书夹大小的监控器,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每天的用眼强度和习惯,并与智能手机连接,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后台服务器,由眼科专家提出诊断和保护建议。
  最重要的是,这个“小夹子”免费提供用户。“该项目侧重于后台的信息服务,而不是单纯销售设备。”该团队负责人介绍。
  飞思卡尔公司多年来赞助大学生创新和智能汽车大赛,十分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总监杨欣欣说,此次参赛的大学生有很多创新点,尽管不可能所有项目都获得融资,但是经过投资人的指点,项目能走的更好更远。
  一些专家指出,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许多年轻的创业者言必称“互联网+”,在局部方面“互联网+”出现了虚炒概念的情况。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延生表示,虽然目前国内各种以“互联网+”等主题的高校、青年创业大赛风起云涌,但创业仍应该避免陷入“运动化”。
  从这次大赛看,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们也开始冷静下来,不盲目跟风,而是推出了更加“接地气”的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
  来自东南大学的团队经过统计发现,在各大医院排队就医的病患中,有很多属于“感冒、发烧、肚子疼”等日常非疑难重大疾病,通过医生远程诊疗指导,自行服药、治疗即可痊愈。这类“轻病患”在医院排队就医不仅费时费力,也在某种程度上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能否有一个和整合了私家车运营领域资源的“滴滴快车”一样的“滴滴医生”,实现医生、病患“一对一”预约看病,缓解人们“看病难”的问题呢?
  由此,东南大学团队推出了“移动医疗云”项目,通过其开发的手机客户端,医生、患者分别注册、使用后,能够将分散在社区医院的医生资源整合起来,在医生和病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担任创业大赛评委的深圳天下财富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传钊表示,大学生群体不同于市场上其他的创业主体,受盈利等客观因素影响少,能推出更多真正创新性、实体性的新产品、新技术,而不是无意义的“炒概念”项目。“在这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推出可见的‘实体’技术产品,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推出整合市场资源的新运营模式。”(作者:吴昊、张建、段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