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创新驱动”呼唤大学课堂教改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5-11-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10月19日在吉林大学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此次大赛作出了重要批示,他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我国有2500万在校大学生,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庞大的、充满生气的群体一旦激发出强大的创造潜能,我们整个社会将是怎样一个生机勃发的型态。
  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声此起彼伏。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老会长周远清部长提出:“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观念的改革是先导”以及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着四个“投入不足”的问题,即教学经费、领导精力、教师对教学、学生对学习投入不足等诸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对我国高校存在的教育方法偏死问题,虽然没有想出得力的办法,但他说,总有一天要来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
  我们习惯把提升质量与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在思忖教育改革时,总喜好从教育体制机制、教育宏观管理上着眼。真正的教育改革应该把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这才是所谓“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改到痛处是教学”的真实意旨。查阅最近两年在“985”和普通本科院校进行的“关于学生听课反应”的调查,结果超半数同学认为,大学课堂气氛差、缺少互动;学生学习主要靠自学,同学间缺乏互助与合作学习,普遍存在“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现象。
  笔者不久前参与高校教学评估活动,在一次随堂听课中,一位法律基础课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法律意识?见被要求回答的学生一脸惶惑,便告知定义在教材的某页。真不知,即使是学生准确地回答出来了,这样的问题形式在大学课堂上价值几何?其实在我们的本科教学的课堂上,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有很多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仍停留在“填鸭式”教育上,只是简单的“提问—回答”。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们的大学左冲右突,不断改革,却总是踽踽独行,收效甚微。2005年,钱学森先生问前来看望的温家宝总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样无奈的感慨其实也不只是我们才有。2011年,美国南加州大学资深学者尼尔•加伯勒以“难以寻觅的大思想”(The Elusive Big Idea)为题在纽约时报对着美国的高等教育大声疾呼:这是个缺乏大思想的时代。
  每一种形式或者水平的高等教育可能都有自己的突出成就,但也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和我们一样,对高等教育的期许都超过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的关键是要厘清当前我们的本科教育实际情况,分清优势与不足,才能对症下药,有序教改。学者马陆亭曾经讲述过:一位对中美教育都熟悉的华裔美籍人士在国内的一次研讨会上说到:“前几年,如果有学生家长问我孩子到美国读研究生好还是读本科好?我会回答先在国内读本科再出国读研究生;而现在,我会建议他们让孩子直接出国读本科。”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仅没有把国外新模式里好的东西引进来,还丢失了自己旧模式下好的东西。虽然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性不够,但本科教育还是严谨扎实的。笔者认为我们的本科教育问题主要出在千篇一律、缺乏生气、“教”与“学”各自为伍、课堂缺乏弹性等方面,教法不当是本科生创造力不足的真正原因。
  在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课堂上,教师真正讲授的内容并不多,但师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反观我们的大学课堂,“一言堂”随处可见,教师要求课堂互动时,学生总是低头躲避,“上课出耳朵,考试背笔记”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对学生没有课前课后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同伴互助、社会调查、小组讨论的“刚性”要求。大多数都是“打开书本授课,合上书本走人”的课堂传授模式,这种教学文化显然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在发达高等教育体制下,教师更多的工作量体现在对学生的课后辅导上,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体现在课前、课后学习,这样在课堂上才有讨论的话语准备,每一位同学都有“口欲言”的冲动,才会有充满生气的课堂教学。所谓“翻转课堂”要求即是如此,重新设计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课前课后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参与网络讨论互动、查阅材料,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更多地与每个学生交流,采用多种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作者:柳友荣,池州学院院长)《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16日第9版